•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79章 頒勛章

      第79章 頒勛章

      當天下午,格致班的學生,便迎來了秦教授的第三次講課,也是在格致班上的第二節正式授課。

      “同學們好,非常抱歉,身為菱川書院的格致學教授,拖了這么久,才能夠再一次回到這課堂上,給同學們上課。”秦剛并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上來就突出自己的權威地位,反而是恭謙地進行了道歉。

      “但是,所有學習格致學的學生卻必須要明白的一點是:格致是探究世界最本源奧秘的學問,是揭開世間萬物根本大道的學科。在這門偉大的學問面前,我們所有的人,包括你們的老師、還有我,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在不斷進行學習與領悟過程中的探索者。”

      “一定會有同學問:‘那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哪里呢?’我來告訴大家,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兩點。第一點,是大家在學習之路上的督促者,督促各位不能偷懶、不能輕視、更不能忘記我們學習的初衷;第二點,就是各位在大道探究過程中的輔助判定者。”

      “第一點很好理解,學習的過程總歸會是枯燥的,充滿著各種考驗與障礙。為了防止有人會打退堂鼓,或者是有可能地懈怠與偷懶,老師是非常有必要地在這個時刻出現,作出必要的提醒或者一些幫助。”

      “第二點也就是,在探求大道的過程中,謬誤、錯覺以及短見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并存在,但是如何才能準確并有效地將他們區別出來呢?老師在這里的責任就是: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大道的唯一標準’,并以這個標準,不偏向地、始終如一地,客觀判定并甄別學生研究出來的每一個成果!”

      關于“實踐是檢驗大道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喬襄文與袁嘉二人是第二次聽了,所以他們并沒有像學生那樣感受到多么大的震動,但同時卻因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其突出堅持而感到慚愧——畢竟理解一個道理,與認真執行這個道理之間還是有點距離的。

      “在今天的課堂之前,我聽說了有的同學們提出疑問,卻不知道如何解決,有的同學做出了一些成果,卻不知道如何評價,還有一些同學之間,出現了爭執與分歧,也不知道如何判定。大家都希望我能給它們一一指出明確的答案。”

      “但問題是,即使這一次我給出了答案或意見之后,下一次再出現怎么辦?又或者出現了之后,連我也很難給出答案怎么辦?真的,沒有人是萬能的,也并不存在生而知之者。我不過也只是一位格致學老師,也只能忠實地履行老師的那兩點作用。所以,我最想告訴各位同學的,只有兩句話,一句是,堅持你們的探求方向,不要停止、不要退縮。第二句是:勇敢地去實踐,用實踐來檢驗或證明你的成果。這就是格致的學習之道。”

      “嘩~!”學生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甚至都驚動了其他班。

      在這些掌聲中,數坐在最后旁聽的趙五鼓得最熱烈、最激動。

      秦剛的這些話,似乎什么問題都沒有正面回答,卻又似乎將什么樣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人的心里,開始有了越來越清晰的方向與思路。

      當然,道理的講解只是解決大家困惑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由《兩小兒辯日》而引出的,這是戰國時列子寫的一篇文章,說的是孔子東游,見兩小孩爭辯“太陽離我們到底是早晨更近?還是中午更近?”的爭論。

      一小兒說:“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小兒說:“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最終,以孔子的圣人之智,聽聞之后,居然“不能決也”。

      學生的疑問在于:圣人不能決的問題,格致學是否能解決?

      秦剛則說:“‘遠者小而近者大’是我們在視覺上的經驗,‘近者熱而遠者涼’是我們在感覺上的經驗,兩種經驗都有足夠的道理,也有相應的驗證。但在太陽遠近的這個問題上,卻產生了相互矛盾的結果。說明了什么呢?”

      是啊,說明了什么呢?大家既想聽秦剛的觀點,又嘗試著自己使勁想了想。

      “說明了一定有另一種規律,一定存在著另一個讓這兩種經驗都無法生效的重要前提。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是哪個重要前提條件,會讓遠者小而近者大,遠者涼而近者熱的經驗都會失效呢?”

      同學們在得到了方向后,都努力在思考。

      一會兒后,有一個學生猶豫著舉了手。

      秦剛示意他可以發,他站起來后,有點不確定地說:“我猜應該是距離吧!”

      “具體講講你的理由!”秦剛給了他一個鼓勵的微笑。

      “我小時候隨父親去湖外射野鴨,總想射中最大最肥的。但實際上,百步之外,根本就看不出鴨子的大小。”

      看到秦剛的點頭后,他又平添了幾份自信后,繼續說道:“同樣的情況,生了兩堆大小不一樣的火,只要稍微離開遠一點,也就沒法感覺出它們彼此的熱度區別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看到已經有不少其他學生都有點明白了之后,秦剛讓這位學生坐下后,就補充說道:“山海經曾載,夸父逐日一生而不得。除此以外,也從未有人接近過太陽,可見太陽距離我們何其遠乎。如此遠的物體,又豈能用這視覺與感覺上的簡單經驗來判斷遠近呢?”

      卻有學生舉手,秦剛示意他站起來,他問:“那么請問秦教授,太陽在早晨要比中午看起來大,感覺會更涼,到底是與什么有關系呢?”

      “問得好,我們研究格致學,并不是簡單地去否定一個看法,最重要的是提出我們的正確看法。”在之前看袁嘉的筆記時,秦剛就已經準備好兩張畫好的紙,這時便把它們掛了出來,兩張紙上都畫了一只圓圈,左邊那張的圓圈外面畫了一些小的三角與方塊來裝飾,而右邊那張的圓圈周圍則全部是空白。

      “大家看一下,哪張紙上的圓圈大?”

      “左邊!”幾乎所有人都一眼可以認定。

      秦剛這時拿出一只茶盤,印在左邊紙上,正好是圓圈大小,看來這個圓圈就是描著它畫出來的。

      然后他慢慢將茶盤移動到了右邊,學生中一片嘩然,居然也是正好一樣大小。那豈不是說明左右兩邊的圓圈是一樣大么?

      “為什么會這樣子呢?”秦剛笑道,“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左邊圓圈外面這些小三角與方塊產生了一定的映襯作用,讓中間的圓圈顯得更大一些。而右邊圓圈的周圍什么都沒有。所以,我們的眼睛很容易受到干擾因素的欺騙。”

      “秦教授,您的意思就是說:早晨的太陽因為接近地面,那些樹木、房子,就像左邊這張圖上的三角與方塊這樣,對我們的眼睛產生了干擾,讓此時的太陽顯得更大一些。而到了中午,太陽是在空空如也的天空正中,就會看起來更小一些。”有一個膽大的學生站出來總結問道。

      “總結得非常好,關于這個實驗,大家可以回去后自己在再做幾遍可以更好地體驗。”秦剛頓了頓后再說道,“而關于太陽在早晨與中午感覺熱度不一樣的真正原因,我想應該留給同學們,從遠近不一樣的思路里跳出來,重新去認真地思考、仔細求證。”

      這一節課的實驗教學贏得了學生們的心悅誠服的認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