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42章 統籌學

      第42章 統籌學

      秦剛在織草作坊里看到那么多精致的草編成品時,就想起了之前崔家在賣咸鴨蛋時用的竹編籃。眼下這里的草編籃盒顯然比竹編的更加精巧、更適應包裝蛋品。

      所以便讓人去找談建過來。

      回到了書房去學習之后,盼兮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圍在旁邊問東問西,而是趴在書架那里自顧自地翻找書籍。他不禁笑了:“哎!小丫頭,找什么呢?”

      秦盼兮卻是一臉的正經與嚴肅:“我常聽哥哥講你的那些想法都是從書里看來的。方才你講的那個流水線,我還沒有全想明白,所以我就來找找,看這些書里會不會有講它的地方。”

      秦剛不由地啞然失笑:“真是傻丫頭,且不說哥哥的想法是不是從這里的書里看到,就算是在這些書里,你現在才認得多少字?又怎么能夠看得明白呢?”

      “哼!哥哥你又不來教我,還要來取笑于我!”盼兮似乎有點生氣了。

      “誰說我不肯教的啊。”秦剛微微一笑,坐直在了桌前,拿起毛筆,似乎是自顧自地講起來:“所謂流水線,它就是一種工作工藝流程的管理方法。表面上看起來,是在于其外部像流水一樣排布過程而得名。實際上,它的關鍵之處,就在于內在的統籌規劃……”

      盼兮眼睛一亮,立刻乖乖地坐到桌前,認真地聽起來。

      秦剛給盼兮講的,是來自于現代統籌學里的一些基本知識,雖然秦剛自己并沒有系統地研究過,但是這些淺顯的表層道理,已經充分在實現了大分工的現代社會中廣泛應用達。

      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快速、高效地進行人員溝通協作,都必須要或深或淺地應用到統籌學里的一些概念與方法以,只是沒有系統性地對應到那些基本模型、關鍵節點、進程線路等等專業化的詞語而已。

      秦盼兮的最大優勢,就是沒有過多讀過當下的書籍,所以,對她的講解根本也無須考慮太多的措辭與用語的轉換與替代。

      一些超越這個時代的詞語,反而會由于更加形象,能夠讓小丫頭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問出的一些問題,也大多都能切中要點與關鍵。

      不知不覺中,秦剛已經邊說邊寫了好幾張的紙。

      突然間,秦剛不由地心念一動,所謂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果然是有道理的啊,無論是學習的動力、學習的能力,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像盼兮這樣的孩子,一是對秦剛有著絕對的信服感,二是對這些新知識點不會有任何過去的成見所影響。

      而看著眼前不知不覺已經寫好的這幾張紙,秦剛想了想,如果把它們再稍微整理一下,按照現在與盼兮所講解的思路,補充一些必要的例子與建議做法的內容,便大致可以成為一本適合這個時代所用的統籌學入門書。

      “盼兮,這里面有基本的簡單道理,也會有更深一點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僅可以把它應用在像三擺擺那里的草編作坊里,還可以應用于其他的各個需要很多人工作的地方。”秦剛將手邊已經寫好的紙歸攏了一下,“這兩天我會把它們詳細地整理成一本冊子。所以,你還得抓緊多認字。有用的知識,都是從書上讀來的。”

      “好的,哥哥。”盼兮對學習的勁頭其實非常足,前段時間的懈怠,半是小孩子頑皮的心性,半是受不了當時經書的枯燥,哪像哥哥這時所教的知識,十分生動并且極其有用。

      正在這時,談建過來了。

      自從安排談建到莊上負責統一協調對外生意經營后,居然無意間發掘出了這小子骨子里所具有的商業天賦。

      之前秦家莊的生意都是各做各的,不過就是把地里長的、水里撈的、外加一些加工做出來的東西,運出去賣掉而已。既沒有如何生產產出的計劃,也沒什么固定可選的銷售渠道。

      談建在熟悉了這些東西之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理清了各家小生意的成本,說服大多數人家根據不同的季節,盡量都一起去做最有利潤空間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跑完了高郵地界附近的各處集市,以秦家莊的名義洽談成了好幾個能夠幫他們代銷貨品的商號;

      最后一件事就他研究了水泥會社的模式,把莊內幾項主營生意的十幾戶人家也以股份的模式,組建成了一個會社。

      而且因為他不是秦家人,反倒能夠放下包袱,花了點功夫成功游說了徐夫人,讓莊上的會社拿下了絲織坊的產品外銷代理。

      之前大家在學堂里,都感覺談建有點膽小怕事,遇事不會有大主見。

      現在才發現,只是因為那時的他沒有足夠的底氣與依靠。在獲得了秦家莊的信任之后,與人談起生意起來,那架式與氣勢,倒是一天比一天像樣,談掌柜的名號也逐漸響亮了起來。

      談建過來時,也帶來了莊上會社這個月的賬本。

      秦剛翻看了一下,這時的賬本都是那種流水賬式的記錄法,看起來一筆筆的十分清晰,但就是這么簡單地記下去,直到一本賬記滿后,除了最后的合計數字,基本看不出什么有用的結果,更不要說看出什么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秦剛嘆了一口氣,想了想,就拿過一張紙,把它折疊了好幾下,然后再根據紙上的折痕,分別寫下品名、單價、單位、進出類說明、進項總價與出項總價這六欄,再對談建說:

      “我想把這賬本改一下,先把豎式記錄改成這種橫式記錄法;然后按照我列出來這種格式,把原來的賬目重新譽進去;每寫滿一頁紙的時候,在這頁的最底部,就是這個地方,把進項總價與出項總價豎著匯總,算出數字后抄在下面。”

      談建聽是聽明白了,但還是有點猶豫地問:“為什么要這么改啊?有用嗎?”

      “有沒有用,重新譽寫了再說啊。來,我幫你折紙,你來重抄。”

      好在一個月的賬目不多,約摸半個時辰也就重新譽抄完了。

      當然,還等到全部抄完,談建的心里就開始有點驚喜了:

      這種記賬的方法簡直是太好了,每一頁的金額數字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在抄寫的過程中,他就已經發現了之前出現的一些小錯誤,而因為每頁一匯總,從而導致錯誤的原因也很容易看得一目了然。

      而不像過去,賬一旦拍不平,就得重頭再去核查一遍,麻煩得不得了。

      “大哥,這叫什么記賬法啊?簡直是太方便了啊!”

      秦剛沒有回他的話,而是拿著這些紙細看了一下,說:“用折痕總歸不是那么清楚。”

      說完他找了另一張折好的空白紙,很努力地在四周描畫出了線框——用毛筆畫直線的確很不容易,粗粗細細的——不過,也就是示意一下。

      畫好后,他對談建說:“去城里找印書社,讓他們照這個樣子刻個版印成這樣的格子紙。以后莊上的生意,我家的鋪子以及胡衍那里管的水泥社,把記賬法都改成這樣,然后統一使用這種印好的格子紙。”

      “好咧!”談建高興地領下了這件事。有了新譽的賬本,他把這個月莊上的生意給秦剛匯報得更是十分清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