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26章 無酒獨醒

      第26章 無酒獨醒

      主持詩會的,是與夏知縣一同過來的陳主簿,為了避免被修城墻的事情記恨牽連,他與夏知縣兩人對于毛知軍的所有事情非常積極。

      他先低聲征詢了毛滂幾句意見之后,便站起來對眾人說道:

      “本次端陽詩會,是以詩會友,以詩賀節,當是我高郵文壇之一盛事。各位學子,可以端陽佳節為主題,詩詞不限。為避免大家久等,便以一柱香為時限。”

      “所作詩詞收上來后,由在下當眾誦念,然后便請知軍、知縣與軍學的三位教授為評審,各以甲乙丙丁四等進行評定,最終如有相同評分者,再請毛知軍作最后定奪。”

      說完,便有小吏分頭準備,有點香計時的,也有拿過若干筆墨紙張過來的。如有學子招手示意,便會有人給送去。

      既然來參加這個詩會,肯定是有不少人提前作了準備而來的,而剛才宣布的比賽主題就是圍繞著端陽來寫,這一點應該是大多數人都能事先猜得到的。

      所以一開始便就有人直接招手要紙筆,說明他們都是之前已經準備好了的,此時只需要將記住的內容默下就行。

      張徠也是第一批要過紙筆開始書寫的。

      也有些人是在現場開始低頭苦想,過了些許時間后,也開始要來紙筆進行書寫。

      林武功、馬倫還有秦規,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盯向了秦剛那邊。但是卻只見他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坐在那里,看不出有參加比試的意思,但也看不出有任何不想參加的神情。

      毛滂隨著林武功的眼神,也注意到了坐在那里的一個學子,看著此人的年齡,猜想八成就是之前提及過的秦剛,卻仍然因其年輕稚嫩的臉龐而暗吃了一驚:能寫出“為賦新詩強說愁”、又能發明神物水泥的,竟然就是這位貌不驚人的年輕人?

      而此時的秦剛,他的內心其實真的很糾結,雖然知道抄詩可以有助于自己快速走進上層人士、尤其是今天這些當權官員的眼中,但是有過上次的經歷之后,他更擔心一著不慎,未必能夠守得住抄來詩詞的盛名。

      所以,他在心底默想了好幾首后代詩人與端午相關的詩詞,仍然是拿不定最后的主意。

      一柱香也燃過了大半,現場已有十多名學子交上了自己完成的作品。

      還有一些人要來了紙筆后,卻寫寫停停,苦思冥想斟酌著最終對于一些字詞的使用。

      堂內的眾人,大多都將精力集中在寫詩作詞的過程中。只有那些已經寫好、或者放棄了比賽的人,會關注到,此時的屋外,突然天氣開始有了變化,先是陣陣大風吹過,天色慢慢地陰沉了下來,轉而便開始落起了一陣急雨。

      從堂內看出去,就在對面的的高臺之上,此時正盛放著的一叢芍藥花,先是歷經大風的吹動,卻依舊傲然挺立著自己的身骨,陣陣雨點落下,卻沒有絲毫的頹敗之勢,反倒在風雨洗禮下,去除了身上原先沾染著的塵土,此時反倒顯得顏色更加燦爛,花姿分外妖嬈。

      在場的除了學子之外,便是本地的名士以及各家學堂里的夫子,雖然他們不必去參加比試,但也多在關注與自己有關系的后輩或者是自己的學生,希望他們不能錯過這次名揚鄉梓的難得機會。

      而看到一直盯著堂外風雨而發呆的秦剛,林武功等人的心情不由地暗自發急:這孩子,這個時候發什么愣啊!難不成是不想比試了嗎?又或者是臨場缺了急智么?

      再看看計算時間的那一柱香,已經基本快要燃到最后了。

      正當林武功要十分遺憾地長嘆一口氣時,秦剛卻像是突然回過神來一樣,招了招手,一邊的小吏立刻便給他送去了紙筆。

      然后,秦剛不慌不忙地鋪平白紙,深呼吸了兩下,便刷刷刷地開始落筆,行筆十分流暢,一氣呵成,顯然紙上的文字是方才已在他的胸中一次性地醞釀完畢。

      沒多久,秦剛便已寫完,對著紙面仔細看了看,再小心地對著吹了吹,待得看到墨跡干后,便交給一旁等待的小吏。

      此時,燃香已基本接近尾端,剩下來的少數三四人也差不多在最后的時間里完成了書寫。

      隨著又是一聲悠長的鐘磬聲,宣布了學子們的作詩時間結束。

      陳主簿點頭檢視了一番后,起身說道:“今天的端陽詩會,在場的學子們一共交上詩作共計二十八篇。接下來,就由在下按照交上來的順序,逐一進行當眾誦讀。由在座的各位賞聽。然后,便請毛知軍、夏知縣及各位教授評出等級。”

      眾人皆拍掌稱好。

      首先誦讀的是一位軍學學生作的五律詩,寫得算是中規中矩,平仄對仗比較工整,韻腳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聽得出應該是早有準備的作品。

      很快陳主簿看過了評審各位給出的結果,宣布:“第一篇作品的作者是季東陽,他的詩作的得分是,一甲四乙!”

      這名叫季東陽的學生顯然對這個評分十分滿意,一臉興奮地向周圍人點頭。

      有人議論:“有了一個甲,應該是有希望去競爭彩頭獎品的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不過也有人底下腹議:“搞不好這個甲等就是哪個教他的教授給的吧。”

      接著下面誦讀的作品,有詩,也有詞。

      從評分結果來看,各位考評官員對于甲等與丁等這兩個等級都比較慎重。如果不是特別優秀的,極少給甲等。同樣,只要是還過得去的,也不太會給丁等。

      差不多能有十幾篇作品被誦讀,大多數的作品都會得到乙等與丙等的評分。而截止當前,最好的成績還只是一個“兩甲三乙”,而第一個叫季東陽的一甲四乙的作品還能排在第三名。

      接下來陳主簿念出的作品,令張徠十分緊張激動,因為這篇正是他提交的作品。

      在被馬先生通知要參加本次詩會后,他并沒有去找先前的那位師爺,而是自己翻遍了家里收藏的詩詞典籍,苦熬了兩天夜晚,反復推敲思考,準備好了兩篇詩詞,而其中有一篇恰好就是以端陽節為題。

      反正他也明白,自己在這一柱香的時間內也不可能做出更好的詩作,索性也就第一時間將準備好的作品默寫了出來。要不是在默寫的過程中,還分神關注了一會兒默坐在身旁的秦剛,他可能交得還會更早一點。

      在陳主簿誦讀完他的作品后,張徠聽到了來自周圍人群中的一些贊揚聲,他不由地更加緊張地看著主桌上的幾位評審官員的反應。

      不一會兒,陳主簿面帶喜色地通報:“剛才詞作的作者是張徠,他的最終成績是:三甲兩乙!”

      “三甲啊!”張徠顯然有點激動,這應該算是到目前為止的最好成績了吧!他還下意識地偷眼看了一下同桌的秦剛,雖然沒有從他臉上看出什么特別的反應,但是自己心中的得意與暢快感覺仍然是難以表的。

      眾人也是議論紛紛。

      有人說:“很不錯啊,能有三個甲啊,這次詩會的詩魁該是這個人了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