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眼神里毫無帝王的疏離與威壓,倒像是家中兄長見到了久別的弟妹。
“都來了?快,都坐,都坐,不必拘禮。”
劉禪見他們進來,熱情地招呼著。
這般親昵的舉動,讓他們受寵若驚,一時間竟有些手足無措。
為首的陳東率先反應過來,急忙領著眾人深深一揖,聲音發顫:
“臣等……臣等何德何能,竟勞陛下如此厚待!陛下隆恩,臣等銘感五內!”
劉禪卻渾不在意地擺擺手,這不過是再平常不過的待客之道。
隨后他伸手打開那蜜餞匣子,推向他們,里面糕點散發著誘人的甜香。
“朕的羽林朗們,來,嘗嘗這個,”
劉禪的語氣帶著分享好東西的愉悅。
“比上回賞你們的梅子更甜些。這是福建路那邊新進貢的,說是選的上好金橘,用蜜足足煎了七日,才得了這般滋味,
“朕吃著覺得不錯,就想著你們年輕人應該也喜歡。”
他這話說得自然,就像在招待來串門的子侄晚輩。
陳東等人聞,更是感動得無以復加。
陳東雙手顫抖地接過內侍遞來的小碟,里面盛著兩顆金橘,他只覺得這小小的金橘重若千斤。
他躬身謝恩,聲音哽咽:
“陛下……待臣等以腹心,推食食之,此乃……”
他激動得一時語塞,竟不知該如何表達內心的澎湃。
劉禪看著他們感激涕零的樣子,反而覺得有些好笑。
待眾人謝恩落座,劉禪拿起他們的奏章,好奇地問:
“這個羅汝楫,他干什么了?惹得你們這么生氣?”
他隨手翻開一頁,指著上面用朱筆圈出的段落。
“這里說他貪墨受賄,結交權相,可有實證?”
陳東、李邈見皇帝主動問起細節,頓時勇氣倍增。
陳東率先開口:
“回陛下,羅汝楫在御史臺任職期間,其家人在臨安、平江等地廣置田產,僅去歲就購入良田千頃,
“而其俸祿,歲不過三百貫。臣等暗中查訪,發現這些田產多來自被其彈劾罷官的官員之家,其中必有蹊蹺!”
李邈緊接著補充,語氣激憤:
“更可恨的是,在二圣流甚囂塵上之時,羅汝楫不僅不加制止,反而推波助瀾,
“臣等查實,其家奴曾在酒肆公然宣揚二圣若歸,岳元帥該當何從等悖逆之。其心可誅!”
劉禪一邊聽,一邊慢條斯理地剝著金橘。
當聽到羅汝楫搬弄是非那段時,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帶著幾分回憶與感慨說道:
“這般行徑,倒讓朕想起史書上記載的季漢黃皓了。”
他輕輕搖頭,將一瓣金橘送入口中。
“也是這般搬弄是非,惹得諸葛武侯煩心。朕記得武侯最厭惡這等小人。”
他說的本是自身經歷的有感而發。
隨即又像是結束了一場尋常談話,揮揮手道:
“行了,朕知道了。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吧,總不能讓他比黃皓還逍遙。”
說著指了指另一匣蜜餞。
“這個味道也不錯,你們帶些回去吃。年輕人,要多補補。”
這隨口的幾句話,在陳東等人聽來,卻如同驚雷炸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