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幾人退出宮殿時,個個面色潮紅。
陳東緊緊抱著那匣御賜蜜餞,激動得手指都在發抖:
“陛下兩次召見,皆以蜜餞相待,這是何等殊榮!更難得的是,陛下竟以黃皓喻那羅汝楫,這是明示我等啊!”
李邈目光灼灼,重重點頭:
“陛下這是要我等效法武侯,肅清君側!總不能讓他比黃皓還逍遙,這是何等明確的旨意!
“吾等若不能除此奸佞,還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
在返回太學的路上,幾人當即決定連夜完善彈劾奏章,務求一擊必中。
……
深夜,秦府密室中,卻是另一番景象。
“你說什么?官家又召見了陳東那幾個狂生?”
秦檜面色陰沉,手指敲打著桌面。
萬俟卨躬身道:
“下官確認無誤。而且據說官家又賜了他們蜜餞,相談甚歡。”
羅汝楫在一旁聽得冷汗直流:
“秦相,這可如何是好?下官聽說,那幾個狂生近日在暗中查訪下官的一些……一些舊事。”
秦檜冷笑一聲:
“慌什么?幾個太學生,能掀起什么風浪?官家不過是閑來無事,找幾個年輕人解悶罷了。”
話雖如此,他眼中卻閃過一絲不安。
三日后,一份厚厚的彈劾奏章被呈遞至通進司。
這份由陳東主筆、李邈等十二名官員聯署的奏章,詳細羅列了羅汝楫十二條罪狀。
從貪墨受賄到結黨營私,從縱奴行兇到散布流,每一條都附有具體的時間、地點和人證。
這份奏章在送達御前的同時,抄本也不知通過什么途徑,在朝臣間悄悄流傳開來。
翌日朝會,氣氛格外凝重。
當輪到奏對時,被劉禪特意恩許可上朝的陳東昂然出列。
他今日整個人顯得神采奕奕。
“臣,太學生陳東,彈劾御史羅汝楫貪墨受賄、結交權相、散布流、動搖國本!”
他一開口,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
隨著他一條條罪狀的陳述,朝臣中不時響起壓抑的驚呼。
羅汝楫本人更是面色慘白,冷汗浸濕了內衫。
“陛下明鑒!”
羅汝楫終于忍不住出列辯解,聲音卻止不住發抖。
“這、這都是誣陷!臣、臣對陛下忠心耿耿這些所謂的證據,都是、都是斷章取義!”
罷,他求助的目光頻頻投向站在文官首列的秦檜,眼中滿是哀求。
秦檜面色陰沉如水。
他知道,今日這一關不好過。
但作為黨魁,他不能不保羅汝楫。
“陛下,”
秦檜終于出列,聲音保持著往日的沉穩。
“陳生等人忠心可嘉,實為國之棟梁。年輕人銳意進取,正是國家所需。”
隨即,他話鋒一轉:
“然則年輕人難免氣盛,所奏之事或有牽強。羅御史在臺諫任職多年,難免得罪一些人,
“若是僅憑一些風聞奏事就要定罪,恐怕會寒了天下官之心。”
他熟練地運用著慣常的手法,試圖將水攪渾:
“況且,如今北伐在即,朝局當以穩定為重。羅御史縱有小過,于大局無礙”
這番話若是放在往日,或許就能蒙混過關。
但今日,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
“秦相這話,朕好像在哪里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