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也不等他們回答,自顧自地說下去,語氣帶著一種親身經歷者般的篤定:
“劉備欲取漢中,眾皆以為必委于張飛張益德將軍,益德公亦自謂當之,
“然劉備慧眼,獨拔魏延魏文長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當時,一軍盡驚!”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下面有些懵逼的群臣:
“魏文長當時,名聲、資歷,比之益德公如何?怕是遠遠不及吧?
“然劉備用之,漢中固若金湯!此為何?乃是他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
他拿起岳飛的奏疏晃了晃。
“今日岳愛卿舉薦王貴,其情其理,與當年劉備拔擢魏文長,何其相似!
“岳卿深知王貴之能,知其忠誠,知其可守襄陽,故而舉薦!
“此正乃忠臣為國舉賢,不避親疏之明證!豈能因是自家部將,便疑其用心?”
他身體微微前傾,看著剛才反對最激烈的幾個御史,語氣帶著不容置疑:
“難道在爾等眼中,朕之識人之明,還不如那曹孟德麾下評議官員的掾屬嗎?
“還是說,爾等覺得,岳愛卿之忠心,竟會不如那心懷叵測之徒?”
劉禪這番引經據典,一下子把反對者的論堵了回去。
反對任用部將?那是你不懂劉備的用人之道!
懷疑岳飛用心?那是你不懂忠臣的舉賢之道!
幾個還想爭辯的文官,張了張嘴,看著陛下那,朕乃劉備隔世知音般的篤定表情。
又想想魏延那個活生生的例子,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駁,只能憋得臉色通紅。
秦檜在一旁聽著,心中那股憋悶感再次涌起,幾乎要窒息。
又是三國!
陛下這腦子里除了三國就沒別的了嗎?!
可偏偏這套說辭,在強調祖宗之法和歷史經驗的朝堂上,一時還真難以正面駁斥!
劉禪見無人再反對,滿意地點點頭,重新宣旨:
“既無異議,那便這么定了!即擢升王貴為京西南路安撫副使、權知襄陽府,總攬襄陽軍政,原職仍領!
“旨意即刻發往岳愛卿軍中,轉交王貴,令其克日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