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午后,劉禪剛小憩醒來,正琢磨著晚膳讓御膳房備些新奇點心。
內侍省押班藍珪便捧著一封插著羽毛的火漆密信,腳步輕快地走進來。
“大家,大家!岳招討使的飛鴿回信到了!是關于襄陽守將人選的!”
藍珪聲音里帶著恰到好處的喜悅,他知道陛下最盼這個。
“哦?快!快給朕看看!”
劉禪眼睛頓時一亮,剛睡醒的慵懶瞬間被興奮取代,幾乎是從藍珪手中奪過那封信箋。
動作快得讓藍珪手還僵在半空,臉上露出些許錯愕。
劉禪迫不及待撕開火漆,目光灼灼地看了起來。
信的開頭,是岳飛一貫的恭謹。
“臣飛頓首再拜陛下:陛下不以臣愚鈍,垂詢襄陽守備之事,天恩浩蕩,臣感激涕零,惶悚無地!
“此乃朝廷擢用大將、鎮守要沖之重務,本當由陛下與朝堂諸公圣裁,臣一介武夫,安敢妄議?
“然……陛下信重若此,推心置腹,臣若緘默不,又恐負陛下知遇之深恩,
“唯有竭盡駑鈍,略陳管見,伏惟陛下圣鑒……”
瞧著這帶距離感的恭敬辭,劉禪仿佛看到當年諸葛相父上書時的嚴謹。
不由得咧嘴一笑,嘀咕道:
“岳卿什么都好,就是這奏對太過拘禮,動不動就惶恐無地。”
他搖搖頭,繼續往下看。
接著,岳飛進入正題,未直接推薦人選,先分析襄陽的戰略地位和所需守將素質。
“襄陽地當要沖,北接中原,南蔽江漢,誠為國家之藩籬,北伐之根基,
“守此城者,需威望足以服眾,能協調諸軍,需持重足以鎮地,
“能安撫流民,需通曉軍政,能應對金虜與偽齊之反復,
“然其首要,在于忠誠可靠,能堅定不移,為陛下與北伐穩固后方,使前線將士無東顧之憂。”
鋪墊之后,岳飛才小心翼翼提出人選:
“臣……反復思量,環顧諸將,或勇猛有余而持重不足,或資歷尚淺而威望未孚,
“唯臣麾下中軍統制、防御使王貴,或可當此重任!
“王貴將軍早年便追隨微臣,歷經戰陣,忠誠勤勉,沉穩持重,深得軍心,
“于襄漢之戰中屢立戰功,熟悉當地山川地勢、民情敵況,
“且其為人謹慎,善于營建城防,安撫地方,正合襄陽當前以守為主、恢復生產、鞏固根基之需,
“然,王貴將軍亦有不足,其名望或不及諸鎮大將,且長期在臣麾下,恐朝中諸公有任人唯親之議……
“然臣以為,為國舉賢,不避親疏,王貴之才德,足可試守襄陽,為陛下分憂,
“臣之所陳,僅為一得之愚,伏請陛下圣裁。”
信看完了。
劉禪露出滿意笑容。
岳飛的這封回信,既分析了形勢,又舉薦了具體人選,還坦誠了可能的非議。
最后將決定權交回。
“嗯,岳愛卿考慮得很周全!”
劉禪一拍大腿。
“王貴……朕記得是岳愛卿的老部下了,忠誠可靠,會打仗,還熟悉當地情況,這就很好嘛!”
他越想越覺得有理,至于什么任人唯親的議論,他更是不在乎。
“岳卿舉薦自己信得過的人,正是負責任!難道非要舉薦個不熟悉的?那才叫不負責任!就這么定了!”
“藍珪,筆墨伺候!朕要擬旨!”
劉禪興致勃勃地喊道,仿佛不是決定封疆大吏,而是要點一盤好菜。
藍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