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把豬圈改造好把羊放了進去,喬安就過來叫吃飯了,他本來是去堂屋找人的,聽外祖說舅舅和徐青陽做雞籠去了他才來后院的。看著煥然一新的豬圈,喬安驚喜不已,“舅舅好棒!”他怎么就沒有想到把羊養在豬圈里呢?
對喬安的夸獎,李昌華嘴上沒說什么,但心里可受用了,“等吃了飯再把這邊收拾出來,以后會方便許多。”
“舅舅太厲害了!一語驚醒夢中人啊!”喬安是真的沒有想到把這一塊重新規劃一下,因為他不懂這些。
“舅舅確實厲害!”徐青陽贊同道,才跟著李昌華打了一會兒雜徐青陽已經完全被李昌華的實力所折服了。
“嘿嘿!”李昌華不好意思的笑了,很少有人當著他的面這么夸他。
喬安先把李昌華帶去廚房洗了手再把他帶到堂屋去,堂屋里,李村長他們都已經落了座,就等李昌華他們來了。
桌上已經擺滿了菜,有蔥燒豆腐、酸辣白菜、炒蘑菇、炒土豆絲、蘿卜絲餅、野韭菜炒雞蛋、拔絲地瓜和薺菜湯。喬安為了讓外祖們放心,把家里有的東西每樣都拿了一些出來讓蔣陽做成菜。拿到一半時蔣陽就喊了停,他們才幾個人,哪吃得了這么多?
剛坐下,喬安沒忍住又夸獎道:“外祖,你不知道舅舅有多厲害!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就把豬圈改造好了,羊都放進去了!舅舅還說下午要幫忙把之前養雞鴨的地方改一改,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看做出來的成果了。”
“你舅舅就是嘴巴不會說,懂得還是挺多的!”李村長很是自豪的說。別的不說,整個李家村就沒有比他兒子懂得更多的人了,他兒子會種地、會打獵、會做木工活、會修建房屋、會打鐵還會識字算賬,就連修路造橋也會一點,只是不精通。
“你以后要做什么家具只管告訴你舅舅就行了。”蔣陽也開口道,要不是看在李昌華懂得多能養家,他當時也不會看上李昌華這么個悶葫蘆。
喬安道:“那我可記著了,以后要打家具一定忘不了舅舅!”
“沒問題!”蔣陽還沒說話,李昌華自己就先答應了,喬家若是要打家具,他本來就義不容辭。
徐青陽聞卻沉默了,他除了讀書和會種一些地以外,其他的啥也不懂,就連做個雞籠都要麻煩舅舅,他這個丈夫做得實在是有點不稱職!
于是到了下午,徐青陽的態度更為端正了,他知道在短時間內想要學到一些木工技藝很難,但徐青陽想的是他能學多少就學多少!
李昌華見徐青陽態度認真,便也不吝嗇的傾囊相授,在李昌華樸實的想法里,徐青陽懂得越多,能做的就越多,喬安需要做的就會越少,而家里花錢的地方也會越少。
李昌華帶著徐青陽在后院敲敲打打一下午,傍晚時終于把該做的都做好了!
李昌華順著做好的雞籠走了一圈,檢查無誤后對著徐青陽說:“好了,把雞先拎過來吧!”
原先雞鴨都是放在籠子里挨著墻邊放置的,經李昌華改建后,把靠墻的一面做了兩層雞架,每一層都可以養十只雞。而雞架的旁邊是養鴨的地方,因為鴨子不會飛,就只做了一圈柵欄圈了一塊地方出來;養鴨的對面就是養鵝的地方,因為喬家還有十只小鵝崽,李昌華就特意隔了兩個地方出來,把大鵝和小鵝分開飼養。
喬安聽到動靜后連忙跑到后院來看,李昌華和徐青陽正把雞往雞架里面放。
“都弄好了?”喬安明知故問,李昌華事先并沒有設計圖紙,只在吃午飯時簡單的說了兩句,喬安當時只聽懂了要把雞鴨分開養,根本沒聽懂李昌華到底想要怎么做?這會親眼見到了,喬安才知道古代的手藝人為何會那么吃香了。
之前這一塊也說不上亂,但就是不好看,該利用的地方完全沒有利用起來,顯得特別的擁擠,而現在,這一個類似長方形的地方除了最朝外的這一面外其他三面都妥善安置了雞架、養鴨和養鵝的地方,中間還留出來了一塊空地,方便通行。
不僅如此,雞鴨鵝圈里還都分別做了喂食槽,以后不管是喂食還是喂水都非常的方便。
“舅舅,你會法術嗎?這也太神奇了!”喬安驚呼,就短短半天的時間而已,這里已經變成他不認識的樣子了。
徐青陽在一旁悶頭干事,如果這一切不是他親眼所見,只怕他的震驚會比喬安更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