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號”的龍骨在“啟明”星港的巨型船塢中已初具雛形,宛如一頭沉睡的鋼鐵巨獸。它的規模,遠超“希望號”,每一寸裝甲板,每一條能量管線,都凝聚著帝國最頂尖的智慧與汗水。隨著首航日期的臨近,整個“黎明城”乃至整個帝國的神經,都被這條即將駛向星辰大海的紐帶緊緊牽動。
如此重大的行動,絕非一人之力可以主導。為了統籌這次關乎人類文明存續的遠征,確保后方基地的穩定運行,以及兩者之間的戰略協同,凌夜決定成立一個前所未有的最高決策機構。
這一日,“開拓者號”的艦橋被臨時改造成了議會大廳。凌夜召集了帝國最核心的六位支柱人物,召開第一次正式會議。
議事廳中央,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座椅,而是六個懸浮于半空、彼此間隔數米的淡藍色光球。光球內部流淌著柔和的數據鏈,既能隔絕外界干擾,又能將每個人的影像和聲音清晰地傳遞。這是一種結合了“方舟”技術和葉嵐最新研究的產物,名為“理性之環”,旨在最大限度上保持決策的冷靜與客觀。
首位就位的,是龍武。他身著筆挺的黑色作戰服,身姿如松,即便身處虛擬光球之中,那股久經沙場的鐵血與堅毅也撲面而來。他負責的,是遠征軍的軍事指揮、安全防衛以及所有武裝力量的調度。
緊接著,是“望舒”平臺的首席科學家葉嵐。她的長發束成一個利落的馬尾,眼神專注而明亮。她將統籌所有與航行、科技研發、外星環境探索以及通訊相關的事務,是人類遠航的“大腦”。
然后是凱瑟琳。這位金發碧眼的法國女郎,此刻穿著一身白色的能源工程師制服,神情嚴肅。她肩負著保障“開拓者號”核心能源系統穩定運行的重任,她的每一個計算,都關系到整艘船和數百名船員的生命。
身材魁梧如山的伊萬諾夫(巨熊)也出現在光球中。他負責后勤保障、物資管理以及在陌生星球上的搜刮與建造。對于一次前途未卜的遠征來說,一個能變廢為寶、就地取材的后勤官,其價值不亞于一支精銳部隊。
最后,是情報與ansha的專家,艾米莉亞。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神秘與冷靜,她的任務是分析潛在的宇宙威脅,監控航行路線上的任何風吹草動,并在必要時執行最高級別的保密與清除任務。
五人到齊,凌夜的身影最后一個在光球中亮起。他目光掃過每一位核心成員,沉聲道:“諸位,今天是我們‘啟明議會’的第一次會議。‘開拓者號’即將成型,我們的目標,‘蓋亞-7’就在前方。但前路并非坦途,我們即將踏出的,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關鍵,也最危險的一步。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統一思想,確立最高決策機制。”
他頓了頓,聲音變得愈發鄭重:“這個議會的名字,叫‘啟明’。寓意著我們不僅要為自身尋找光明,也要為留在地球的同胞,點亮未來的希望。議會的職責,是制定遠征方針、協調內外事務、評估風險并做出最終決斷。所有重大議題,需超過半數成員同意方可通過。”
簡單介紹后,凌夜拋出了第一個,也是最核心的議題:“‘方舟’計劃。”
此一出,氣氛瞬間凝重起來。
所謂“方舟”計劃,是“開拓者號”項目啟動之初,由議會部分成員提出的一個備選方案。其核心內容是,在“開拓者號”上搭載盡可能多的地球人類胚胎、植物種子、文化典籍以及維持生命數百年的生態系統,作為一艘真正的“諾亞方舟”,在抵達“蓋亞-7”后,由留守的智能ai輔助,重建人類文明。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如今主流的“精英遠征”方案——只帶上最核心的百余名骨干,以最快的速度在“蓋亞-7”建立橋頭堡,再通過星際運輸線,逐步將地球的人口和資源運送過去。<b>><b>r>“我認為,‘方舟’計劃必須執行。”蘇清雅的聲音通過量子通訊傳來,清晰地回蕩在每個人的心神中。雖然她不是軍事或技術人員,但作為帝國實際的行政總長,以及凌夜最信任的人之一,她擁有“啟明議會”的席位。她的觀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聲。“將文明的火種分批次傳遞,才是最穩妥的做法。萬一……我是說萬一,‘開拓者號’在途中遭遇不測,我們至少還保留了完整的備份。”
她的話音剛落,葉嵐便接過了話頭:“從技術角度看,‘方舟’號的建造難度極高。我們需要在‘開拓者號’有限的貨艙內,額外構建一個獨立的、擁有萬年壽命的生態系統和低溫休眠區。這會極大擠占科研設備、武器系統和戰略物資的空間,對遠征隊的初期生存能力造成致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