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深處,米的“挑戰者深淵”底部,高壓海水裹挾著千年沉沙,像一雙無形的手,將“龍淵”號載人深潛器死死按在海床上。伊萬諾夫的額頭抵著操作臺,護目鏡上蒙著層白霧,喉結滾動著喊道:“聲吶組!目標鎖定!坐標北緯32°17′,東經145°42′,深度米——是金屬結構!重復,是人工金屬結構!”
“龍淵”號的駕駛艙內,全息屏的藍光將眾人的臉龐映得發白。探照燈的光柱刺破渾濁的海水,前方五十米處,一堵傾斜的金屬墻面正緩緩從沉積層中顯露。墻面布滿螺旋狀的紋路,每一道紋路都深達十厘米,邊緣鋒利如刀,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那分明是“星鋼”合金特有的鍛造痕跡,與北極基地“完美進化體”裝甲的材質如出一轍。
葉嵐坐在副駕駛位,指尖在量子鍵盤上翻飛,發梢沾著機油的亮澤。她扯了扯臉上的防護面罩,聲音帶著幾分發顫:“信號頻率127赫茲,振幅與北極基地的‘進化體’能量波動完全吻合!這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建筑!”
“建筑?”龍武的聲音從通訊器里傳來,帶著難以置信的緊繃,“老毛子,你確定不是變異獸的巢穴?”
“巢穴能造出三十米高的金屬城墻?”伊萬諾夫猛地拍了下操作臺,“你看那些建筑殘骸——”他指向全息屏,“圓形穹頂、拱形門廊、階梯狀結構……這他媽是標準的‘諾亞’號風格!”
“諾亞”號——這三個字讓駕駛艙內的空氣瞬間凝固。三年前,凌夜帶領“影衛”小隊深入北極冰原,在廢棄的“諾亞”號殘骸中發現過類似的螺旋紋路;兩年前,秦婉的醫療組在變異體體內檢測到過與“諾亞”號外殼相同的金屬成分;而今天,這些本該只存在于末世前的“創世者”造物,竟沉沒在萬米深海。
“龍淵”號的推進器發出低沉的轟鳴,緩緩靠近那堵金屬墻。秦婉穿著無菌白大褂,正給隊員注射“抗壓藥劑”,淡金色的液體注入血管時,隊員們的瞳孔微微收縮:“大家注意,這些建筑可能含有‘星塵病毒’殘留。保持距離,避免直接接觸。”
探照燈的光柱向上移動,逐漸勾勒出建筑的輪廓——那是一座沉沒于海底的環形城市,直徑超過五百米。外墻由“星鋼”合金鑄造,表面爬滿銀色藤蔓,部分區域已被海水腐蝕出蜂窩狀的孔洞,露出內部暗紅色的結構。城門上方,一座傾斜的金屬尖塔直插海底,塔尖鑲嵌著一顆幽藍的晶體,在探照燈下流轉著詭異的光芒。
“那是……‘諾亞’號的導航水晶?”葉嵐的聲音帶著震驚,“我在‘諾亞’號日志里見過它的照片!據說能接收來自宇宙的能量信號!”
“全體注意!”凌夜的聲音從通訊器傳來,沉穩如淬過寒鐵,“保持安全距離,葉工,用‘萬物解析’掃描建筑結構;龍武,帶‘影衛’小隊進入一級戰斗準備;伊萬,記錄坐標,準備采樣。”
海溝下的震撼:失落文明的輪廓
“龍淵”號停在距離城市三百米的位置。全息屏上,“萬物解析”的掃描結果逐漸展開——建筑的墻體由三層“星鋼”合金疊加而成,中間填充著某種黑色凝膠狀物質;穹頂的弧度精確到毫米,符合“諾亞”號的“反重力艙室”設計;而那座尖塔的晶體,其能量波動與“諾亞”號的“星門”裝置高度吻合。
“這不是普通的建筑。”秦婉的聲音帶著顫抖,“它的結構比‘諾亞’號更復雜……看這里!”她調出一組顯微圖像,“墻體內部的黑色凝膠含有‘星塵病毒’的基因鏈,但排列方式與變異體體內的完全相反。這像是……某種‘抑制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