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城的晨霧還未散盡,凌夜站在中樞會議室的落地窗前,望著樓下川流不息的“晶能運輸車”。蘇清雅抱著一沓文件走過來,發梢還沾著咖啡香:“凌先生,工業部的報告說,‘黎明之心’并網后,鋼鐵廠的產能提升了300,但技術工人缺口仍有兩萬。”
凌夜轉身,指尖劃過桌上的《帝國人才需求清單》:“機械工程師、材料科學家、能源研究員……這些缺口,必須用‘獵頭’來填。”他看向坐在下首的艾米莉亞和蘇清雅,“授權你們啟動‘星火獵頭計劃’——目標,大陸所有幸存者勢力中的頂尖人才。”
艾米莉亞推了推眼鏡,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各勢力的情報:“金陵城殘余的‘科研所’有三位材料學博士,‘鐵堡城’的軍工專家團隊,江南水鄉的農業教授……這些是重點目標。”她的聲音冷靜如刃,“但‘鐵堡’的統治者‘鐵公爵’為人狠辣,他的核心團隊都被嚴密保護。”
蘇清雅翻開另一份文件,指尖停在“戰敗勢力俘虜名單”上:“我們從‘鏡湖村’俘虜的俘虜里,有十七名前軍工企業的技術骨干。其中,原‘北方重工’的總工程師周明遠,掌握著重型機械制造的核心技術。”她抬頭看向凌夜,“需要我親自去談嗎?”
“不。”凌夜搖頭,“用‘靈魂主宰’。”他望向窗外的天空,“給他們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帝國的未來,比他們現在的茍延殘喘更有價值。”
第一階段:高待遇誘惑
“星火獵頭計劃”的第一條策略,是“糖衣炮彈”。蘇清雅帶著團隊,以“帝國技術顧問”的名義,向各勢力的頂尖人才拋出橄欖枝。
金陵城的“殘陽科研所”里,頭發花白的材料學博士陳守仁正對著發霉的面包發呆。門突然被敲響,門外站著個穿白大褂的年輕人,手里捧著一臺銀色的“諾亞”號筆記本電腦:“陳博士,我是帝國‘星火計劃’的負責人蘇清雅。我們想知道,您是否愿意加入帝國,主導‘新型合金’的研發?”
陳守仁抬起頭,鏡片后的眼睛閃過一絲精光。他摸了摸電腦上的“諾亞”標志——那是末世前最頂尖的科技符號。“條件呢?”
“年薪百萬,專屬實驗室,帝國公民身份,子女免費入學‘黎明中學’。”蘇清雅微笑,“更重要的是,您能親眼見證,人類文明如何從廢墟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