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夜幕像一塊被墨汁浸透的幕布,將“破浪號”的探照燈切割成慘白的光斑。“巨熊”伊萬諾夫站在艦橋的舷窗前,絡腮胡上沾著海鹽,目光緊盯著聲吶屏上跳動的光點——那是“諾亞”號核心實驗室的位置,距離他們已不足五公里。
“左舷三十度,深度四百米,發現異常能量波動。”聲吶員的聲音帶著顫抖,“強度……超過了‘諾亞’號主反應堆的殘留值!”
伊萬諾夫的瞳孔收縮。他記得三天前,“破浪號”的水下機器人曾在“諾亞”號殘骸附近探測到類似的能量脈沖,當時他們以為是設備故障,現在看來——
“全艦戒備!”他吼道,“啟動所有探照燈,聲吶組持續追蹤!”
警報聲驟然響起。甲板上的船員們紛紛抓起武器,重機槍手將穿甲彈壓入彈倉,火箭筒手則瞄準了海面。伊萬諾夫摸了摸腰間的脈沖槍,這是他在俄羅斯極地基地救下的一名老兵留下的遺物,此刻比任何時候都讓他安心。
“聲吶組報告!目標正在快速接近!速度……每小時十五節!”
伊萬諾夫抬頭,透過舷窗望向漆黑的海面。月光下,一個龐大的黑影正破浪而來,它的背鰭高聳如山峰,皮膚泛著幽藍的磷光,頭部有兩根螺旋狀的觸須,每根都有成年男性手臂粗細。
“是……‘深淵鯨’?”三副的聲音帶著恐懼,“我在《海洋生物圖鑒》里見過它的化石,據說它們在白堊紀就滅絕了!”
伊萬諾夫沒有回答。他的“萬物解析”能力正瘋狂運轉,眼前的巨鯨在他眼中被拆解成無數數據:體長約三百米,體重超過五萬噸,皮膚下的肌肉纖維密度是普通鯨魚的十倍,觸須內部布滿了神經節——這些神經節正釋放著與“諾亞”號實驗室相同的能量波動。
“它在攻擊‘破浪號’!”了望手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