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白熾燈通宵未熄,秦婉的筆記本電腦屏幕映得她的臉有些發白。她盯著培養皿中的淡綠色液體,手指懸在“確認”鍵上,遲遲沒有按下。
“秦醫生,溫度參數已經穩定在25c。”助手小吳的聲音帶著緊張,“和您記錄的最優條件一致。”
秦婉深吸一口氣。培養皿里的液體,是她用“諾亞”船帶回的“凈化之源”樣本,結合前世記憶中的生物酶技術,歷經十七次失敗后終于調配出的“凈化試劑”。此刻,它正與一塊被“深淵電鰻”病毒污染的土壤樣本發生反應——這是她用三天時間,從東防線邊緣的污染區挖來的。
“開始注入。”她輕聲下令。
微量注射器將半毫升試劑緩緩注入土壤樣本。實驗室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小吳握著監測儀器的手微微發抖,屏幕上的數值開始跳動:
病毒活性:98→92→85→……→12→7→3→0!
“成功了!”小吳尖叫出聲。
秦婉的指尖微微顫抖,她湊近觀察皿,只見原本泛著幽綠熒光的土壤逐漸恢復了褐色,表面的黏液也開始凝結、脫落。她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起一塊土壤,放在電子顯微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