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員救護方面:眼前的慘狀最讓他揪心。他提出設立“三級救護”體系:戰場就地由隨軍醫士進行最緊急的包扎止血(一級);后送至團、營級設立的臨時救護點進行清創、固定等初步處理(二級);重傷員則盡快送至如朔州城這樣后方的“傷兵營”進行集中治療(三級)。同時,他建議大量招募朔州城內略通草藥、愿意幫忙的婦人,經過簡單培訓,協助護理傷兵,清洗包扎,以彌補醫官不足。他還憑記憶畫了幾種簡易擔架、夾板的圖樣,命人盡快趕制。
此外,他還注意到邊軍士氣低落,除了賞罰制度,亦需精神安撫。他建議由軍中識字的文書,定期將朝廷嘉獎、后方支援的消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士卒傳達,并組織些簡單的說書、唱軍歌活動,凝聚軍心。
次日,蕭景珩便將這份條陳呈送給慕容皓。老將軍仔細閱后,古井無波的臉上露出一絲驚異。他久經沙場,深知后勤之難,蕭景珩所提諸法,雖看似細微,卻頗切實際,尤其是關于傷員救護和民夫組織的建議,若能推行,必能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和損耗。
“蕭參軍有心了。”慕容皓放下條陳,目光銳利地看著他,“這些法子,確可一試。然軍旅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推行需穩。此事便交由你全權督辦,先從朔州傷兵營和本地糧秣轉運做起,若有成效,再推及全軍。所需人手物資,可找長史協調。”
“末將領命!”蕭景珩肅然應道。得到主帥支持,他立刻行動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蕭景珩展現出驚人的實干能力。他親自前往傷兵營,督促按照新法整頓,劃分區域,培訓護工。看到參軍大人親至,甚至不避污穢查看傷員情況,士卒們眼中首次露出了些許光亮。他又組織民夫頭目,講解新的運輸章程,現場演示如何捆扎糧袋更結實,如何編隊行進更省力。
改革并非一帆風順,習慣舊制的軍官、疲憊的民夫起初多有怨。但蕭景珩恩威并施,一方面嚴令必須執行新規,另一方面,對表現優異者當場給予錢糧獎勵。數日之后,傷兵營的秩序明顯好轉,呻吟聲似乎都少了些;運輸隊的效率也有所提升。
這一日,蕭景珩正在校場查看新打造的擔架,一騎快馬疾馳入城,帶來緊急軍情:匈奴前鋒已抵近鎮遠關外二十里下寨,頻頻挑釁,大戰一觸即發!慕容皓下令,明日拂曉,大軍開赴鎮遠關!
蕭景珩心中一凜。真正的考驗,即將開始。他望向北方陰沉的天際,握緊了拳頭。朔州的初步歷練,讓他對戰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盡己所能,為前線將士多做實事的決心。
喜歡詩酒趁年華:我靠文抄走上巔峰請大家收藏:()詩酒趁年華:我靠文抄走上巔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