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看似為國著想,實則是想派人去分蕭景珩的權,甚至暗中掣肘。
元景帝何等精明,豈會不知?他淡淡看了趙崇明一眼,道:“丞相所慮,不無道理。然,蕭景珩既能破此大案,顯其能任事。朕信得過他。待其穩定局面后,再議后續安排不遲。”一句話,將趙崇明的提議擋了回去。
退朝之后,蕭景珩之名再次震動京師!這一次,不再是“詩仙”的才名,而是“能吏”的干練之名!以一己之力,扳倒盤踞漕運多年的貪腐集團,這等魄力與能力,令無數人刮目相看。其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消息傳入深宮,毓秀宮內,梁婉清得知此事,懸著的心終于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欣喜與自豪。她屏退左右,獨自立于窗前,摩挲著那枚刻有“珩”字的玉佩,嘴角揚起一抹動人的笑意。她知道,他正在一步步實現他的誓,用實實在在的功業,為自己鋪路。
而丞相府內,趙崇明屏退所有幕僚,獨坐密室,臉色鐵青。他面前攤開一張白紙,上面寫滿了與漕運相關的官員名字,其中不少已被朱筆劃去。
“蕭景珩……好,很好!”趙崇明咬牙切齒,眼中寒光暴射,“你以為扳倒一個潘汝楨,就贏了嗎?漕運的水,比你想象的深得多!咱們……走著瞧!”
他提起筆,在紙上重重寫下一個新的名字,開始醞釀新一輪、更加狠毒的反擊。淮安案的勝利,對蕭景珩而,既是巨大的功勛,也意味著他更深地陷入了權力斗爭的漩渦中心。
喜歡詩酒趁年華:我靠文抄走上巔峰請大家收藏:()詩酒趁年華:我靠文抄走上巔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