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詩酒趁年華:我靠文抄走上巔峰 > 第174章 政績斐然

      第174章 政績斐然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自蕭景珩踏足涿縣,已近一年光景。這一年,對于這片飽經水患與盤剝的土地而,堪稱翻天覆地。去年此時,還是滿目瘡痍,民生凋敝;而今,雖仍是北地寒冬,天地間卻已然透出一股蓬勃的生機與沉淀下來的安寧。

      變化是具體而微的,滲透在涿縣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個百姓的生活中。

      水利之功,澤被深遠。去歲冬日組織民夫疏浚加固的清水河、柳條溝等河道,在今夏汛期經受住了考驗。雨水豐沛,卻再無泛濫成災之憂。河水沿著新修的溝渠,馴服地灌溉著兩岸田地。沿岸村莊的百姓,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不再聞雨色變。昔日被淹的低洼地,水退后經過整治,部分已重新墾殖,長出了綠油油的冬小麥。

      新糧之利,倉廩漸實。紅薯與玉米的推廣,已從最初的試種點,如星火燎原般遍及全縣。收獲時節,家家戶戶的院落里,堆滿了金黃的玉米棒子和紅皮大地瓜。那甘甜軟糯的烤紅薯,那金黃噴香的玉米粥,成了尋常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糧價應聲而落,昔日張員外之流靠囤積居奇牟取暴利的日子一去不返。縣衙設立的義倉,也因新糧的高產而有了充足的儲備,足以應對可能的災荒。百姓臉上菜色漸褪,多了幾分紅潤與踏實。田間地頭,老農們談起“蕭老爺帶來的金疙瘩”,無不感激涕零。

      吏治之清,政令暢通。自張員外倒臺,趙德明被查辦后,縣衙風氣為之一肅。蕭景珩訂立的新規得以嚴格執行:錢糧出入定期公示,工程營建預算公開,訟案審理依律公正。周正、李實等實干之吏得到重用,兢兢業業。胥吏們再不敢如以往那般吃拿卡要,欺壓百姓。民間糾紛,往往能在鄉老調解下解決,即便告到官府,也能得到相對公正的裁決。涿縣百姓第一次感受到,“官府”二字,并非只是催稅抓丁的虎狼,亦可為民做主。

      民生之復,百業漸興。隨著糧食充足、社會安定,民間活力開始復蘇。有農戶利用剩余的糧食和紅薯藤蔓發展起豬羊雞鴨養殖;有手藝人重操舊業,編織、打鐵、制陶等小手工業漸漸恢復;縣城集市也日益熱鬧起來,南來北往的客商發現涿縣秩序井然,也愿意前來交易。蕭景珩還鼓勵興辦鄉學,由縣衙出資補貼,讓貧寒子弟也有機會識字明理,雖規模尚小,卻是一個美好的開端。

      這一年,涿縣的戶口冊上,因流民回歸和新生人口,增加了近一成;縣庫征收的稅賦,因田畝恢復、商貿稍興,竟比去歲水患前還有所增長,且征收順利,少有拖欠;積壓的舊案基本清理完畢,新發訟案大幅減少。

      年終考績之時,州府派來的考核官員深入鄉里,所見所聞,皆與往年迥異。百姓交口稱贊父母官,田畝水利煥然一新,庫府賬目清晰明白。考核評語上,赫然寫下了“政績卓異,治績斐然,民安物阜,考評為優”的極高評價。

      這一切,自然逃不過時刻關注蕭景珩動向的周秉正御史的耳目。他懷著欣慰與贊賞的心情,將涿縣一年來的巨變,尤其是蕭景珩如何整飭吏治、興修水利、推廣新糧、造福一方的具體舉措與顯著成效,詳細整理成奏疏,上達天聽。奏疏中,他盛贊蕭景珩“年少老成,實心任事,不拘成法,銳意革新,以一己之力,活一縣之民”,并指出其治理經驗“于災后重建、地方治理頗有借鑒之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