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方面對此案也高度重視。然而,由于案件涉及跨省數地,時間跨度長,
案卷材料堆積如山,僅僅依靠檢察院公訴科的力量,
顯然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經過檢察院內部協調,
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從其他科室抽調精干力量支援。
其中,反貪局偵查科也被列入了抽調名單。于是,偵查一科的副科長蘇荃兒,
在短暫休息后,也提前回到了工作崗位,被臨時編入了本案的專案公訴團隊。
雖然她是最后一起銀行劫案的當事人和受害者,但這并不影響她以檢察官的身份,
參與辦理該團伙在其他地區、其他時間犯下的罪行。
這反而讓她對這伙罪犯的兇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能體會受害者家屬的痛苦。
檢察院的閱卷室里,案卷材料堆滿了長長的會議桌。蘇荃兒和她的同事們埋首其中,
仔細審閱著每一份筆錄、每一份鑒定意見、每一張現場照片。
她們需要從浩如煙海的證據中,梳理出清晰的犯罪事實脈絡,審核證據的合法性和證明力,
為接下來的提起公訴做好準備。工作強度極大,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
蘇荃兒卻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她似乎想用這種忙碌,來沖淡那場驚嚇帶來的陰影,
也更想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讓那些惡魔得到應有的懲罰。
偶爾,在翻閱到由二中隊、特別是李南經手制作的案卷材料時,
蘇荃兒會不自覺地稍微停頓一下。那些筆錄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現場繪圖精準規范,
法律文書用語準確,看著這些冰冷的文字,她仿佛又能看到那個在危急時刻冷靜如山、
在審訊室里智珠在握的身影。她輕輕呼出一口氣,搖搖頭,甩開那些紛亂的思緒,
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案卷上,只是嘴角,或許連她自己都沒發現,
帶上了一絲極細微的、不易察覺的弧度。新區分局刑偵大隊的一間會議室,
已經被臨時改造成了偵檢協同辦公區。長長的會議桌上堆滿了厚厚的卷宗,
墻上掛著的白板上,寫滿了案件時間線、人物關系和待查證的關鍵點。
李南正與一位來自新區檢察院公訴科的年輕男檢察官小陳討論著一個問題。
小陳指著卷宗里關于嫌疑人李軍在一樁禮縣命案中的一份口供質疑道:
“李隊,你看這里。李軍承認參與了搶劫,但對致命的那一刀,他一直含糊其辭,
一會兒說是張俊捅的,一會兒又說當時混亂沒看清。雖然同案犯張俊指認是他所為,
但單憑同案犯指證,尤其是這兩個人現在明顯互相推諉的情況下,
直接認定李軍是致命傷的實施者,證據上是不是有點單薄?
起訴故意sharen罪,主觀故意和具體實施行為的證據鏈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