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天的小團體在網咖二樓其樂融融,影響力與日俱增,不僅在校內名聲在外(好壞參半),更是幾乎“壟斷”了年級里一批最出色、最有個性的女生(十二釵以及關聯的蘇曉冉等)。這種狀況,自然引來了無數或羨慕或嫉妒的目光。
尤其是其他班級的那些男生,看著自己班里曾經或許有那么點好感的班花、才女、活潑可愛的女孩們,如今課余時間動不動就往傲天班或網咖跑,圍著以傲天為首的那個小圈子轉,心里那股酸勁兒就別提了。自己班里的“資源”外流,這種莫名的“領地意識”和挫敗感,逐漸發酵成了不滿和怨恨。
他們不敢直接挑釁傲天這幫人(畢竟傲天的氣場不是擺設,猴子被揍后對方全員出動的場面也震懾了不少人),于是,一種更陰損的方式出現了——告黑狀。
幾個班級的一些男生,私下串聯,開始匿名或半匿名地向各自的班主任、年級主任甚至教務處“反映情況”。
內容無非是:
“老師,1班的傲天、劉強他們,拉幫結派,形成小團體,天天不去學習,就泡在網吧!”
“他們帶壞了好多好學生!像我們班的某某(某位十二釵成員)、xx,以前多乖,現在天天跟他們混在一起,成績都下降了!”(其實未必,但總能找到一兩次考試波動說事)
“他們肯定在談戀愛!你看那個傲天,跟張玥、林薇她們走得多近!還有那個猴子,一下招惹好幾個女生!”
“他們還打架!上次在學校后巷,好多人打幾個外校的,特別兇!嚴重影響學校風氣!”
這些指控半真半假,真假摻半。“泡在網吧”是真的,但“拉幫結派”說得難聽,“帶壞好學生”純屬主觀臆測,“成績下降”缺乏實證,“談戀愛”更是捕風捉影(雖然暗流涌動,但并沒明確),“打架”事出有因且是對方先動手,但過程被描述得面目全非。
然而,流蜚語和集體告狀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快,年級主任和幾位班主任都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尤其是涉及“網吧”、“打架”、“早戀”這些敏感詞,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視。
年級主任首先找來了傲天、李通、呂飛、文達等核心男生,以及張玥、林薇等女生代表,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談話。
辦公室里,氣氛凝重。
年級主任推著一疊“舉報信”,面色嚴肅:“傲天,李通,還有你們幾個,說說吧,怎么回事?聽說你們搞小團體,天天去網吧,還打架,影響同學學習,甚至還有早戀現象?”
李通一聽就急了:“主任!誰胡說八道呢!我們就是一起學習……呃,偶爾放松一下!”
呂飛比較冷靜:“主任,我們確實經常在網咖討論問題,也會玩玩游戲,但絕對沒有拉幫結派的意思。至于打架,那次是對方先欺負我們班侯梓同學,我們只是去阻止。”
文達推了推眼鏡:“關于成績,我可以提供我們最近幾次考試的數據分析,大部分成員成績穩定,部分還有提升,所謂‘下降’并無普遍依據。”
張玥不卑不亢:“主任,男女同學正常交往就是早戀嗎?我們一起學習、討論活動,互相幫助,這應該是值得鼓勵的集體氛圍吧?”
傲天一直沉默著,等大家都說完了,他才開口,語氣平靜卻帶著力量:“主任,我們確實是一個經常在一起的團體。但我們聚在一起,不僅僅是玩游戲。我們互相幫助,解決過實際困難(他隱晦地提了下蘇曉冉家的事),也一起學習進步。網咖只是一個方便的聚集地點。至于那些指控,很多是夸大其詞甚至捏造。如果因為我們團體比較活躍,比較顯眼,就遭到無端指責,我認為這不公平。當然,如果學校覺得我們去網咖次數過多,我們可以注意調整,但否定我們這個團體本身,我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