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在遇到問題時,卻只會逞匹夫之勇。
    經過數日航行,船隊終于在福建沿海一處偏僻的小漁村暫歇。
    陳文龍下船向本地人問詢,方知此地名為“南澳”。
    雖屬大宋疆土,但官府力量薄弱,海盜、流民混雜,秩序混亂。
    陳璧娘深知,要想在此地立足,必須先與丈夫匯合。
    當務之急,就是迅速組織一支自保的力量。
    她利用隨身攜帶的部分金銀,以及江宗杰給的官方文書。
    設法租下了一片廢棄的漁村和曬鹽場,作為臨時基地。
    順便收攏沿途遇到的散兵游勇,以及一些不愿降元的流亡百姓。
    一日,她親自巡視新搭建的簡易教場。
    發現幾位家仆,正圍著一個頭發花白、衣衫襤褸的老者。
    那老者手中拿著一把普通的漁叉,正比劃著什么。
    陳璧娘走近一看,被老者漁叉木柄上的復雜機括圖案吸引。
    家仆們見陳璧娘過來,都緊張的不說話。
    “老人家,你這是……”陳璧娘故作驚訝的問道。
    并沒有對家仆,有任何的斥責。
    老者見陳璧娘儀態端莊,不似尋常的村婦。
    又見那些人,對她如此尊敬,猜到定不是俗人。
    于是,拍了拍手上的木屑,躬身行禮道。
    “小人姓歐,名冶,人稱歐冶子。”
    “祖上曾在軍器監當差,略懂些機括營造之術。”
    “流落至此,有心效力,想傳授些提升漁叉攻擊力的辦法。”
    說著,他拿起那柄改造過的漁叉。
    對準十余步外的一截木樁,手指在木柄某處輕輕一按。
    “咻!”地一聲微不可聞的輕響,一道烏光激射而出。
    精準地釘入了木樁,那木樁被釘入處。
    木樁之上,一團詭異的黑色迅速的散開。
    “此為連環弩,”歐冶子解釋道。
    “一次可裝入三根毒針,利用機括彈簧之力發射,三十步內可透薄甲。”
    “雖不及強弓硬弩射程遠,但勝在隱蔽、迅疾,近身防衛或暗中狙殺,頗有奇效。”
    “材料也易得,漁叉、硬木、獸筋、魚刺皆可改制。”
    陳璧娘眼中,閃過驚喜的光芒。
    她立刻意識到,這位叫歐冶子的老人的價值。
    缺乏正規兵器,這種改造的武器無疑能極大提升戰斗力。
    “歐師傅大才!璧娘懇請歐師傅留下,擔任我營中工匠管事。”
    “專司督造此類器械,所需人手、物料,但憑歐師傅調配。”
    歐冶子看著陳璧娘誠摯而充滿期望的眼神,深深一揖。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老頭子愿效犬馬之勞!”
    很快,在歐冶的指導下。
    第一批改造的漁叉連環弩,開始裝備隊伍中的精銳。
    陳璧娘又親自,挑選了一批膽大心細的婦人少女。
    由她親自教導辨識草藥、包扎傷口。
    甚至,請陳忠教她們練習簡單的格斗技巧。
    一支以女子和流民為基礎,初具雛形的“娘子軍”。
    在這南海之濱,悄然誕生。
    她們衣衫襤褸,面有菜色。
    但眼中,燃燒著不同于尋常流民的求生之火與抗爭之志。
    夕陽下,陳璧娘站在臨時搭建的望臺上。
    看著下方,熱火朝天的訓練場景。
    手中摩挲著,那半枚玉璜和張達留下的布防圖。
    海風吹拂著她的發絲,遠方海天相接處,陰云仍未散去。
    她知道,更艱難的路還在后面。
    但她已不再是,那個只能被動接受命運安排的女子。
    她堅守丈夫的理想,并在自己的道路上,點燃了新的星火。
    這星火雖微,卻倔強地在這破碎的山河一角,閃爍起來。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