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大道無為一頭驢
我顛顛又倒倒,好比浪濤。
有萬種的委屈,我付之一笑。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搖搖晃晃不肯倒。
倒騎毛驢,我最逍遙。
大家好,歡迎收聽《我靠、我靠,我讓你靠》午夜驢哥節目。
我是你們的節目主持人。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老子。
最近,齊國大臣崔杼,弒殺了他的主子齊莊公。
據sharen者交代,是齊莊公和他老婆東郭姜有染。
他不想主子背負道德的枷鎖,于是開槍送主子上了西天。
在此,我代表和平組織委員會鄭重呼吁。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手足可以打架,但衣服不能亂穿。
昨日,宋國的大夫華元,被鄭國囚禁了。
據反骨的羊斟爆料,華元是他親手送去鄭國的。
因為掐架之前,其他兄弟都有羊肉吃,羊斟卻沒有分到。
羊斟好歹也是華元的御用司機,多么風光。
平日,載著華元到處吃喝,拿慣了地方上的土特產。
這次居然來個劇情大反轉,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究竟是華元的錯,還是羊斟的錯?
各位聽眾,針對這件事,你們怎么看!(完)
2.孔子:周游列國薅羊毛
稷下學宮的孔子,喜歡周游列國。
一年到頭吃空餉,也沒有人敢管他。
二十四路國君,三十六路諸侯,誰都會給他面子。
即便在當時,女子私會男人是忌諱。
照樣還有衛國的南子,單獨約見了他,給他拉流量。
除了官家子,道上的同志也很給力,一路開綠燈。
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牛逼吹到哪里。
在那個百家爭鳴的年代,想要混飯吃不容易。
沒有些真才實學,怎么敢橫行霸道。
畢竟,天橋底下說書的人很多。
而真正能夠說完一本《論語》的,普天之下也就他一人。
更何況,他還解決了宿世難題:兩小兒辯日。
所以他驕傲,他自豪,敢一個人周游列國。
哪怕身無分文,只要報上名號,就有君王、諸侯送上米來。
眾人對孔子的仰慕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孔子明白,只要思想工作做的好,哪個君王說服不了。
然而,思想的傳播,光靠一個人是不行的。
所以他在邯鄲、洛陽、長安等地,都開了分館收些小弟。
月月有貢錢不說,每次開團還有講師費。
這種隨意薅羊毛的生活,真是太美妙了。(完)
3.孟子:千年老二的倔強
活人,終究是爭不過死人的。
死去的人,永遠以最鮮艷的盛開的模樣,留在人們心里。
哪怕活著的人再美好、再優秀,也無濟于事。
可孟子卻不信邪,他要做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個人。
得益于孟母的三遷,以及孟子自己的努力。
他在不惑之年,就開始周游列國,講他的春秋大義。
他和齊威王講仁者無敵,卻被視如草芥。
狼狽逃離,連齊威王贈送的“兼金一百”鎰,都沒有接受。
他和滕文公講強國富民之策,數年后,滕國人丁興旺。
然而彈丸之地,終究敵不過春秋烽火。
他和梁惠王講施仁政于民,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二年,梁惠王就果斷地掛了。
嗣位的梁襄王和孟子不對付,孟子便離開了魏國。
他和齊宣王講王霸之道,卻總被竽歌耽誤。
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
孟子這位可有可無的第三者,最終還是回到了故里。
鄒國也是彈丸之地,但還有孟母的教誨點滴在心頭奔騰不息。
那一夜,他幡然醒悟,決定用余生的心血來著述。
《孟子》一書,令他聲名鵲起,收獲漫天的榮譽。
可對他來說,書熱不熱賣不重要,做不做亞圣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終究成了母親眼中的好大兒。(完)
4.莊子:醉天醉地醉紅塵
南華有莊子,其論《逍遙游》。
他是春秋時期,最偉大的歸隱者。
喜歡一口酒,醉天醉地醉紅塵,自得其樂。
喜歡一場夢,竹簾曉夢迷蝴蝶,優哉游哉。
他崇尚自由,不過運氣比裴多菲要好得多。
雖然拒絕了楚威王拋出來的橄欖枝,卻沒有被封殺。
只在宋國做過一段時間的漆園吏,沒多久就辭職不干了。
一輩子活著,好像從來沒有為碎銀幾兩擔憂過。
他才華橫溢,擅長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同鄉惠施,是從小和他一起“打口水仗”長大的好基友。
不過后來惠施去當官了,他便識趣的繞道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