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夜深了。
市委招待所的臨時辦公室里。
林昭遠靠在沙發上,一邊看文件,一邊壓抑著咳嗽。
連續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的感冒加重了。
吳元勤端著一杯溫水和幾片藥走進來。
“書記,把藥吃了吧。”
“您這樣連軸轉,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啊。”
“明天上午沒什么必須您出席的活動,要不休息半天?”
林昭遠擺擺手,“沒事,撐得住。”
“那么多事情等著,躺下也睡不著。”
“元勤,你跟了我這么久,覺得我是不是有時候太急了?”
“破浪計劃、災后重建,一件壓著一件,恨不得一天當成兩天用。”
這個問題,讓吳元勤愣了一下。
他想了想,認真地說。
“書記,我知道您是心里裝著事,裝著整個濱海的發展。”
“您不急,濱海的發展就得慢下來。”
“那些泡在水里的企業等不起。那些住在危房里的老百姓也等不起。”
“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您身體好了,精力充沛了,才能更好地帶領大家干。”
“您要是累垮了,那才是濱海最大的損失。”
吳元勤的話,說得實在,也懇切。
林昭遠靜靜地聽著,沒有反駁。
是啊,自己確實太急了。
從殯儀館出來,到坐上這個位置,他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每一步都想跑起來。
他怕辜負了陳縣長的期望,怕辜負了姜若云的信任,更怕辜負了這座城市幾百萬百姓的期盼。
過了許久,他才緩緩吐出一口氣。
“好吧,聽你的。”
“明天上午我在辦公室看文件,不外出。”
“你幫我約一下中心醫院的李院長,讓他下午兩點過來一趟。”
吳元勤一愣。
“書記,您要去看病?”
“不是。”
林昭遠搖搖頭,拿起桌上另一份關于社區衛生服務站點的報告。
“我找他聊聊基層醫療網點在這次防災救災里暴露出的問題,以及將來如何更好發揮作用。”
“這次臺風很多社區衛生站自己都淹了,藥品轉移不及時,醫護人員被困。”
“這個短板必須補上。”
下午兩點整,市中心醫院的李院長準時敲響了辦公室的門。
李院長年過五旬,頭發有些花白,戴著一副金邊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
作為濱海醫療系統的頭號人物,他見過太多走馬燈似的領導。
市委書記召見他,無非是三件事表功、要錢、提要求。
他已經做好了打官腔的準備。
“書記,您找我。”
李院長坐姿標準,腰板挺得筆直。
林昭遠沒有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面,而是從桌后走出來,坐到了他對面的沙發上,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這個小小的舉動讓李院長有些意外。
“李院長,別拘束。”
林昭遠開門見山,指了指茶幾上的一份文件。
“這份是這次臺風里,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站點的受災報告。”
“我看了,情況不樂觀啊。”
李院長心里一緊,連忙說“是,這次臺風百年不遇,很多老舊社區的衛生站點確實”
“準備不足,我們醫院已經派人去支援了,藥品設備也在緊急調撥。”
“我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
林昭遠打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