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推門進來,看到林昭遠手里的日記本,和桌上那份鋼鐵廠的報告,心里大概明白了什么。
林昭遠將日記本遞給他。
“看看吧。”
陳東接過,一頁頁翻看,臉色越來越沉,呼吸也越來越重。
看完最后一頁,他把日記本重重地合上。
“王八蛋!”
林昭遠捧著那本還留有余溫的日記,聲音低沉。
“高秘書長用他的方式,給我們上了最后一課。”
“這條路從來都不平坦。”
“但無論如何初心不能忘,方向不能偏。”
……
濱海市府大樓,宋昌明的辦公室。
煙灰缸滿了,他沒有換。
高育良的追悼會剛結束。
他親自致了悼詞,聲音哽咽,表情到位。
下面坐著的人,一個個低著頭,看不清臉。
宋昌明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怕。
這就對了。
他走到窗邊,俯瞰著這座城市。
高育良這塊石頭,總算被搬開了。
雖然方式……有點糙。
但結果是好的。
你看,現在還有誰敢跳出來,對著鋼鐵廠的項目指手畫腳?
沒有了。
一個都沒有。
他拿起桌上的紅頭文件,是關于加速推進濱海灣國際鋼鐵基地建設的批復。
他拿起筆,簽下自己的名字。
簽完,他把筆一扔,靠在寬大的老板椅上。
一種空虛感涌了上來。
他發現,現在連個能分享這份“勝利”的人都沒有。
以前,他會打給高育良或敲打或安撫,兩個人拉扯一番,最后事情還是會按他的意思辦。
現在呢?
他拿起內線電話。
“讓各單位一把手,半小時后到我這里開會。”
說完就掛了。
沒有商量,只有命令。
半小時后,人陸陸續續到齊了。
他們站在宋昌明的辦公桌前,沒人敢坐。
宋昌明沒抬頭,眼睛盯著一份報告。
“高秘書長的身后事,都辦妥了。”
“人死為大,組織上給了他應有的體面。”
“但工作不能停。”
“鋼鐵廠的項目,是市里未來十年的經濟命脈,是重中之重!”
“誰在這個問題上思想不統一,行動不積極,誰就是濱海發展的罪人!”
他把那份簽好字的文件拍在桌上。
“今天開始,成立項目推進專項小組,我親自擔任組長。”
“你們誰都別想給我掉鏈子!”
“林昭遠同志那邊,你們也要多溝通,多匯報。”
“他年輕有沖勁,但對濱海的復雜情況可能了解不深。”
“你們要幫助他,理解市委的決策,支持市委的工作。”
下面的人,頭埋得更低了。
“都聽明白了?”
“明白了。”
聲音稀稀拉拉。
“大點聲!”
“明白了!”
宋昌明揮揮手,像趕一群蒼蠅。
眾人如蒙大赦,魚貫而出。
門關上。
宋昌明拿起桌上的一個相框,里面是他和高育良年輕時的合影。
兩個人都穿著舊式外套,笑得沒心沒肺。
他用手指彈了彈高育良的臉。
“老高啊老高,你說你,怎么就這么想不開呢?”
“非要跟我對著干。”
“你看現在多好。安靜了。”
他自自語,嘴角扯出一個弧度。
但他自己沒發現,那個笑容里,沒有一絲暖意。
只剩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