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遠看了一眼那個副主任,沒說話。
他轉向張華,問道:“你們自己的方案成熟嗎?有把握嗎?”
“有!”
張華立刻挺直了腰桿,從一堆文件里抽出一本厚厚的冊子,“書記,您看,這是我們做的實施細則,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到了。”
“我們甚至把不同部門系統的技術對接方案,都做了預案。”
林昭遠接過來,快速翻閱著。
越看,他眼里的贊許就越濃。
這個張華,是個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
“好!”
林昭遠把方案“啪”地一聲合上,放在桌上。
“這個改革,我支持了!”
“張華同志,你放手去干!”
“市里那些部門,我來協調。”
“誰不配合,誰就是濱海發展的絆腳石!”
“出了任何問題,責任我來擔!”
張華愣愣地看著林昭遠,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他為了這個方案,熬了多少個通宵,受了多少白眼,跑了多少趟機關,被多少人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
他幾乎都要放棄了。
可現在,新來的市委書記,只用了半個小時就給了他最想要的肯定和支持。
“謝謝書記!謝謝書記!”
張華的聲音都哽咽了。
……
林昭遠在青陽區現場拍板支持改革的消息,迅速傳回了市里。
宋昌明的辦公室里。
他聽完秘書的匯報,久久沒有說話,只是用手指一下一下地敲著桌面。
林昭遠……
又來這一手。
拉攏基層,樹立典型,收買人心。
他這是要挖自己的墻角!
宋昌明很清楚,濱海市這么多區縣,像張華這樣有能力但不得志的干部,不在少數。
如果讓林昭遠一個一個地把他們都收編了,那他這個市長,就真的要被架空了。
不行。
絕對不行。
“通知一下青陽區的張華,讓他晚上到望江閣來一趟。”
宋昌明對秘書說,“就說我請他吃飯。”
……
當天晚上,望江閣最豪華的包廂里。
張華局促不安地坐在宋昌明的對面。
他不知道這位市長大人,為什么會突然請自己吃飯。
“小張啊,別緊張。”
宋昌明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
“你在青陽區做的工作,我其實一直有關注。”
“很有想法也很有干勁,是個難得的人才。”
張華受寵若驚,連忙說:“謝謝市長肯定,我做的還遠遠不夠。”
“夠了,已經很不錯了。”
宋昌明擺擺手,“我知道,你在下面受了不少委屈。”
“有些人官不大,架子不小,總喜歡拿一些條條框框來為難干事的人。”
宋昌明的話,句句都說到了張華的心坎里。
“年輕人有沖勁是好事。”
“但是呢,光有沖勁還不行。”
宋昌明話鋒一轉,意味深長地看著他。
“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跟對人走對路,才能把你的才華用到正道上,才能有更廣闊的前景。”
宋昌明沒有說得太透,但意思已經再明白不過。
他這是在向自己拋出橄欖枝。
張華的心,狂跳不止。
一邊,是剛剛給了他希望和支持的林書記。
另一邊,是能輕易決定他前途命運的宋市長。
宋昌明看著他變幻不定的臉色,笑了笑,又加了一把火。
“你那個審批改革方案,林書記支持很好。”
“但是他畢竟剛來,很多事情,光有態度是不夠的。”
“下面那些部門盤根錯節,他鎮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