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朱允熥朱元璋 > 第48章 朱元璋的心思!

      第48章 朱元璋的心思!

      “你問便是。”朱元璋擺了擺手,神色平靜。

      今日連夜召湯和入宮,他本就是想將自己的心意透露給這位最為可信的老兄弟,而后由湯和這位開國功臣牽頭,讓自己屬意的人選能夠名正順、眾望所歸地登上儲君之位。

      湯和深吸一口氣,沉聲問道:“陛下當初為何放棄燕王,轉而屬意獻王為儲君?后來又為何再度擱置了獻王的儲君之位呢?”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了三層含義。

      但朱元璋并未在意這些,只是淡淡解釋道:

      “燕王雖是咱最為看重的藩王,勇冠三軍且治軍有方,但他終究不是嫡長子。若是冊立他為儲君,那秦王和晉王又該如何安置?”

      “至于當初屬意獻王,是因為那孩子自幼才思敏捷,孝義有度,性情仁義溫和,行事謙遜謹慎,本是守成之君的最佳人選。”

      “而后來之所以放棄……倒也算不上放棄,只能算是擱置…是因為吳王近來的表現太過出人意料,咱便想再觀察一段時日,看看他能否給咱帶來更大的驚喜。”

      湯和眼神閃爍,緊接著追問道:“那么陛下,如今吳王的表現,是否給您帶來了期待中的驚喜呢?”

      朱元璋剛要開口回應,卻又忽然頓住,抬眼意味深長地看了湯和一眼,似笑非笑道:

      “你只問了一個問題,咱卻回答了你三個……”

      湯和咧嘴訕笑了兩聲,也不再繼續追問,只是低頭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也沒有打擾他,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等候,殿內一時之間陷入了寂靜,唯有燭火偶爾跳動,發出“噼啪”的細微聲響,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足足過了一炷香的功夫,湯和才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朱元璋,一字一頓、吐字清晰地說出了兩個字:“吳王!”

      朱元璋聞,臉上瞬間綻開了欣慰的笑容,眼中的贊許之色毫不掩飾。

      湯和見他這般模樣,下意識地抬手擦了擦額頭滲出的冷汗,臉上的神色終于輕松了些許,但內心的震動卻絲毫未減。

      這一刻,他已然明白,大明的朝堂之上,即將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劇烈風暴,其影響力將會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誰也未曾料到,陛下最終屬意的,竟然是吳王朱允熥——這個此前名聲不顯,直到近幾個月才驟然嶄露頭角的皇孫。

      這消息一旦傳出,不僅會讓朝野上下為之沸騰,更會讓整個天下都為之震動。

      朱元璋笑了片刻,目光依舊緊緊盯著湯和,眼神中的意味不而喻。

      湯和被他看得頭皮發麻,卻也瞬間明白了他的心思。

      他知道,這一次,自己是真的逃不掉了,只能咬牙躬身道:

      “陛下有何吩咐,還請明。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哪怕拼上這把老骨頭,也定會為陛下分憂解難!”

      “老兄弟!”朱元璋卻突然探身向前,一把緊緊握住了他的手,語氣親昵無比:

      “咱怎么舍得讓你這把老骨頭去拼命呢?只不過是想讓你替吳王那孩子分些憂愁,解些困難罷了!”

      “畢竟,吳王那孩子自幼便沒了母親,今年又痛失父親,以前咱也確實對他關注太少,以至于耽誤了他的成長,導致他如今的根基與底蘊稍顯薄弱了些。”

      “好在這孩子自己爭氣,短短幾個月便開創出了一片大好局面……但終究還是底蘊淺薄了些,需要像老兄弟你這樣的國之柱石多多提攜,幫襯一把。”

      湯和越聽,鬢角的冷汗便冒得越多,連忙打斷他的話,苦著臉道:

      “陛下,您就直接吩咐老臣該做什么吧,別再繞圈子了!”

      他心中早已滿是幽怨:陛下啊,您這哪里是不讓我拼命,分明是想讓我去送死啊!

      朱元璋哈哈一笑,依舊握著他的手不放,語氣輕快地說道:

      “其實也簡單,就是幫他推一把,讓他能夠名正順、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地登上儲君之位。”

      湯和雖然早已猜到了這個結果,但當朱元璋親口說出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頭疼不已。

      這種事情,實在是不好難辦啊!

      若是強行去推,只會顯得太過生硬突兀,搞不好還會適得其反,玷污了吳王的名聲,更會被獻王和燕王一系的人記恨一輩子。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他的為難,當即提醒道:“不需要老兄弟你做太多事情,只需你在明日的朝議上主動牽頭,提議讓咱冊封吳王為儲君,讓滿朝文武都明白,立吳王為儲乃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到時候咱再順勢答應便是。”

      這番話說得實在太過直白,想當初朱元璋想要冊封朱允炆為儲君時,都只是用隱喻暗示,從未這般直不諱。

      如此直白的吩咐,讓湯和頓時目瞪口呆,瞠目結舌,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回應。

      他在心中暗自腹誹:陛下,您這也太直接了些吧!就不能稍微委婉一點嗎?

      朱元璋自然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道:“對著別人,咱或許需要講究些虛禮,但對你,咱沒必要來那套虛偽的。有話直說,就是想讓老兄弟你清清楚楚地明白咱的心意。”

      湯和張了張嘴,沉吟了半晌,終究還是點了點頭,語氣沉重地說道:“臣……明白了!”

      朱元璋見他應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緩緩點了點頭。

      ……

      與此同時,東宮之內。

      呂氏在得知陛下連夜召見信國公湯和的消息后,瞬間睡意全無,眼神瘋狂閃爍了片刻,當即厲聲吩咐道:“青兒,立刻將這個消息速速傳去獻王府,不得有半分耽擱!”

      “奴婢領命!”青兒不敢有絲毫懈怠,連忙躬身應下,轉身便快步退了出去,腳步匆匆,生怕耽誤了大事。

      看著青兒離去的背影,呂氏的眼神依舊閃爍不定,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強烈的不安,如同烏云般籠罩在心頭。

      信國公湯和早已致仕歸鄉多年,陛下突然下旨將他召入京城已是蹊蹺,如今更是連夜召見商議要事——他們究竟會商談些什么?

      會不會……會不會是關于大明儲君的最終人選?

      可能性極大!

      從最近朝堂上的種種跡象來看,陛下顯然已經心有所屬,只不過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宣告天下罷了!

      如今湯和的到來如此蹊蹺,要說其中沒有半點貓膩,打死她也不信!

      這下子,呂氏徹底沒了半點睡意,當即起身下榻,在寢殿內來回踱步,神色間滿是忐忑與焦慮,一顆心如同懸在半空,始終無法安定。

      ……

      獻王府中,朱允炆本已準備安歇,卻突然被內侍匆匆喚醒,告知東宮的青兒姑娘到訪,有要事稟報。

      無奈之下,朱允炆只能披衣起身,前往前廳見客。

      很快,當朱允炆從青兒口中得知消息的全貌后,先是一愣,隨即眉頭緊鎖,沉聲問道:

      “信國公湯和?他突然入京,所為何事?”

      “奴婢不知,只知曉陛下是前幾日突然下旨,將信國公緊急召入京城的。”

      青兒看著朱允炆,神色復雜地回應道。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心中的波瀾,又問道:“那母妃讓你連夜趕來,究竟是何用意?”

      青兒心中暗自嘆息,只覺得自家這位殿下還是太過愚鈍,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她當即不再拐彎抹角,將呂氏的猜測一字不落地告知了朱允炆:

      “殿下,娘娘猜測,陛下怕是要定下儲君的最終人選了!特意召信國公入京,便是為了此事鋪路搭橋!”

      朱允炆聞,臉色驟然。

      在這獻王府已然陷入劣勢的關鍵時刻,皇爺爺竟然要定下儲君人選了?

      他猛地想起清晨時分,朱允熥從武英殿出來時,臉上那難以掩飾的得意笑容,只覺得眼前一陣發黑,身形晃了晃,險些栽倒在地!

      青兒眼疾手快,連忙上前一步扶住他的胳膊,焦急地喊道:“殿下!您沒事吧?”

      朱允炆稍稍穩住心神,扶著身旁的案幾,連續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勉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

      他抬眼看向身旁的內侍,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快,速去將本王的三位先生……還有楊尚書,全都請來府中議事!”

      “是!”那內侍不敢耽擱,當即躬身應下,轉身便匆匆離去。

      青兒并沒有立刻返回東宮,而是選擇留在獻王府等候消息——她必須將朱允炆與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以及楊靖商議的結果,第一時間傳回東宮稟報呂氏。

      半個時辰后,齊泰、黃子澄、方孝孺與楊靖四人先后趕到獻王府,神色皆是凝重無比。

      眾人齊聚一堂,沒有多余的寒暄,當即圍繞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展開了緊急商議。

      最后,楊靖語氣嚴肅得近乎冰冷,一錘定音道:“事已至此,再多的猶豫與商議都是徒勞。如今唯有提前下手,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才有一線生機!”

      “明日早朝,便立刻發動計劃,集中彈劾藍玉、常茂、朱壽等人的種種不法之事!用這樁大案分散陛下的注意力,同時狠狠打擊吳王一系的囂張氣焰!”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對視一眼,眼中皆閃過一絲決絕,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朱允炆也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慌亂,緩緩點了點頭。

      青兒見狀,也默默頷首,算是代表東宮認可了這個決定。

      商議既定,眾人便不再耽擱,各自起身告辭,連夜返回各自府邸,開始為明日的朝議做最后的準備……

      青兒則立刻動身返回東宮,將獻王府的商議結果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呂氏。

      呂氏聽完后,心中的焦慮稍稍緩解了些許,也暗自慶幸,還好有楊靖這般老成持重、有勇有謀的大臣愿意堅定地支持自己母子。

      ……

      然而,朱允炆等人的一舉一動,終究沒能瞞過朱允熥布下的眼線。

      沒過多久,朱允熥便收到了來自暗線的緊急密報,得知了獻王府深夜異動的消息。

      他坐在書房內,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沉思片刻后,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當即下令道:

      “傳本王的命令,速召所有核心幕僚即刻前來王府議事,商議應對之策!”

      隨著一道道命令的傳遞,京城的夜色仿佛被無形的暗流所裹挾,一場看不見硝煙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這一夜,對于京城中的許多人而,注定是一個無眠之夜。

      燭光搖曳中,有人在緊張布局,有人在焦慮等待,有人在暗中觀察——所有人都明白,明日的朝議,必將是決定大明未來走向的關鍵一役。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