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朱允熥朱元璋 > 第31章 叔侄情深?

      第31章 叔侄情深?

      威嚴肅穆的武英殿內,空曠的殿宇間透著幾分清冷。

      一身明黃袞龍袍的朱元璋高坐御座之上,雖已年過花甲,滿頭銀絲如雪,可那身軀依舊挺拔如松,精神矍鑠,一雙深邃的眼眸更是銳利如鷹隼,仿佛能洞穿人心。

      錦衣衛指揮使蔣寰雙手捧著密報,小心翼翼地遞到朱元璋面前,密報上清晰記錄著皇孫朱允熥與燕王朱棣的對話細節,還有二人勾肩搭背、談笑風生前往吳王府的全過程。

      朱元璋垂眸掃過密報封面,原本平靜的眼神驟然一凝,眉頭微蹙,雙眼不由瞇成了一道縫,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起來。

      蔣寰垂首而立,大氣不敢喘一口,只是恭敬地候在御案一側,靜靜等待朱元璋的旨意。

      心中卻早已為吳王朱允熥和燕王朱棣捏了一把冷汗——無他,當今這位陛下一生多疑,最忌諱的便是宗室親王私下結交、暗通款曲,若是觸了龍顏,后果不堪設想。

      但朱元璋翻閱密報時,臉上卻并未露出震怒之色,反倒帶著幾分若有所思。

      他并非懷疑朱允熥與朱棣會暗中勾結,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家四兒子朱棣的心思。

      那小子野心勃勃,對自己屁股底下這把龍椅垂涎久矣。

      尤其是太子朱標離世已近半年,朱棣卻遲遲不愿返回北平封地,明擺著是想留在南京渾水摸魚,始終沒有放棄爭奪儲君之位的念頭。

      是以,朱元璋好奇的是藏著這般奪嫡心思的燕王朱棣,為何會突然放下身段,主動去結交皇孫朱允熥?

      這背后究竟藏著什么盤算?

      他指尖捏著密報的邊角,隨意翻看了幾頁,目光快速掃過上面的字跡,

      過了片刻,朱元璋看完后抬手將密報放在御案上,指節輕輕敲擊著案面,發出“篤篤”的聲響。

      忽然,他扭頭看向蔣寰,聲音低沉而威嚴:“燕王是特意守在午門外等候吳王的吧?”

      蔣寰連忙點頭,垂首回稟:“回稟陛下,確實如此。燕王殿下老早便帶著隨從在午門外等候,一直等到吳王殿下從文華殿議事結束、準備返回吳王府時,燕王才快步上前,裝作‘偶遇’的模樣與吳王攀談!”

      “偶遇”二字,蔣寰用得格外有意思。

      朱元璋聽到這兩個字,沒忍住“呵呵”笑了兩聲,語氣幽幽:

      “好一個‘偶遇’啊!”

      蔣寰依舊面無表情,仿佛沒聽見朱元璋的調侃,心中卻也古怪得不行。

      可這種天家內部的私事,他一個外臣即便有再多想法,也不敢隨意置喙,只能緘口不,以免禍從口出。

      朱元璋笑了一聲后,神色又恢復了嚴肅,抬手揮了揮:

      “傳令下去,讓錦衣衛繼續嚴密監察燕王與吳王的行蹤,他們二人的所有對話、往來都要一字不落地記錄下來,每日呈遞到咱的御案前。”

      “臣領命!”蔣寰當即拱手躬身,恭敬地應下旨意,隨即轉身準備退下。

      可他剛走出沒幾步,就被朱元璋叫住了。

      蔣寰立刻停住腳步,轉身面向朱元璋,依舊垂首而立,等候陛下的進一步吩咐。

      朱元璋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著,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著什么,片刻后才緩緩開口問道:

      “獻王那邊今日可有什么動靜?”

      蔣寰心中一動,暗道一聲:果然,陛下會問獻王朱允炆那邊的情況!

      他定了定神,將早已準備好的說辭一字一句道出:

      “回稟陛下,獻王殿下昨日在朝堂上因彈劾吳王一事受挫,士氣大傷。昨日傍晚,獻王便召集了他的幾位老師在獻王府中密議,直到深夜才散。今日一早,獻王殿下便主動前往東宮,向先太子妃呂氏請罪,將昨日彈劾失敗的所有過錯都攬在了自己身上。為此,先太子妃雷霆震怒,在東宮狠狠責罵了獻王一番!”

      朱元璋聞,眉頭微蹙,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

      “呂氏罵了獻王?”

      要知道,后宮不得干政乃是他定下的鐵律,如今呂氏不過是個太子遺孀,竟敢在東宮當眾斥責皇子,若是將來朱允炆真的登基,呂氏豈不是要恃寵而驕,干預朝政,翻天不成?

      蔣寰不敢隱瞞,如實點頭:“回陛下,確實如此,東宮上下無人不知,動靜鬧得極大。”

      朱元璋心中雖有不滿,卻沒有當場發作,只是沉了沉臉,又追問道:

      “獻王當真將所有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根據錦衣衛探子昨夜在獻王府外探聽到的對話,確實如此。”蔣寰依舊垂首回稟,不敢有半分隱瞞。

      朱元璋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刀,語氣中帶著幾分冷意:

      “這么說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三人,就這般順水推舟,讓獻王一個人擔下了所有罪責?”

      蔣寰聞,頓時頭皮發麻,后背冒出一層冷汗。

      他知道陛下這是動了殺意,腦子飛速轉動,沒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謹慎的組織語,將探子探聽到的細節一一稟報:

      “回陛下,據探子回報,昨日密議時,齊泰、黃子澄二人曾主動提及,稱是獻王殿下近來未能時常親近陛下,以致陛下被吳王的行所‘蠱惑’,轉而偏向吳王,這才導致昨日朝堂上對吳王的彈劾以失敗告終。

      而方孝孺則認為自己的彈劾并無過錯,堅稱吳王殿下乃是不忠不孝之輩,是陛下偏袒吳王才導致彈劾失敗。他還勸誡獻王殿下,應當多在陛下面前盡皇孫的孝心,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揭穿吳王殿下的‘真實面目’。

      后來,獻王殿下提出要獨自承擔所有責任,前往東宮向先太子妃請罪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起初都表示不可,可獻王殿下態度堅決,執意要一人擔下所有過錯。最后,齊、黃、方三人便不再多,默認了獻王的決定。”

      說到這里,蔣寰悄悄抬起眼角,飛快地瞥了一眼朱元璋的面色,見皇帝依舊面無表情,眼神深沉難測,心中更是緊張,連忙補充道:

      “今日一早,獻王在東宮向先太子妃請罪、被狠狠責罵之后,方孝孺便也前往了東宮,向先太子妃表示彈劾之事他也有責任,主動為獻王開脫,擔下了一部分屬于自己的責任。”

      說完這番話,蔣寰便立刻閉上嘴,不再多,靜靜等候朱元璋的旨意。

      而朱元璋聽完,卻只是沉默著,眼神幽幽,深不見底,殿內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

      與此同時,吳王府方向卻是另一番景象。

      朱允熥與朱棣一路說說笑笑,語間盡顯叔侄‘情深’,

      可當二人并肩走進吳王府大門,即將踏入待客廳時,剛剛還笑容爽朗的朱棣,臉色卻驟然一僵,眼神中閃過一絲錯愕與警惕。

      無他,他看見了一個自己最不想見到的人,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涼國公藍玉!

      而藍玉原本正坐在待客廳中等候,聽到朱允熥的聲音,頓時激動地站起身,甚至已經準備好了上前“滑跪”,向朱允熥為昨日沖動之舉賠罪道歉。

      可他剛邁步走出待客廳,便一眼瞥見了朱允熥身邊的燕王朱棣,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眼神驟然變得兇唳起來,

      如同被激怒的猛虎,死死盯著朱棣,周身的氣勢也瞬間變得凌厲。

      朱棣臉色僵硬了片刻,隨即也回過神來,眼神中同樣冒出兇光,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弧度,一副看不慣藍玉的模樣,兩人四目相對,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這二人之所以如此針鋒相對,只因多年前便結下了梁子。

      那是洪武二十年,藍玉第一次以明軍主帥的身份率軍北伐,而朱棣則以副帥的身份隨軍出征。

      可在行軍途中,二人卻因軍事部署產生了嚴重分歧,爭吵不休,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其實按照軍中規矩,朱棣作為副帥,本應聽從主帥藍玉的號令,可偏偏朱棣是親王身份,藍玉的軍令對他根本沒有約束力。

      矛盾爆發后,朱棣索性帶著自己麾下的三千燕山衛擅自離去,獨自深入大漠。

      而藍玉也是個心狠手辣之人,竟絲毫沒有顧及朱棣的安危,沒有派兵支援——要知道,當時朱棣麾下僅有三千兵力,又身處茫茫大漠之中,若是遭遇敵軍幾萬人的包圍,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當時太子朱標尚且在世,得知此事后,差點氣瘋了,連忙啟用早已安排好的后手,命潁川侯傅友德率軍火速前往大漠救援朱棣。

      幸好朱標心思縝密,早就料到以自家四弟的孤傲性子,與天生狂妄驕縱的藍玉必定合不來,遲早會生出矛盾,提前部署了后手,否則,朱棣能不能從大漠中活著回來,還真不好說。

      經此一役,朱棣與藍玉徹底撕破臉皮,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怨。

      藍玉凱旋班師回朝后,甚至曾私下對朱標說:“燕王朱棣心懷不軌,有奪嫡之心,殿下需多加提防!”

      可當時的朱標卻只是呵呵一笑,不置可否,轉頭便找來了朱棣,直問道:“藍玉說你圖謀不軌,你可有不軌之心?”

      朱棣聞,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跪地叩首,賭咒發誓自己絕無此意,聲稱都是藍玉這個卑鄙小人惡意污蔑。

      可他心中卻將這筆仇狠狠地記了下來,從此,二人的關系越發惡劣,如同水火,只要見面,必是針鋒相對。

      今日二人竟在吳王府意外相遇,自然沒什么好臉色,一時間,待客廳外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朱允熥看著眼前這劍拔弩張的一幕,卻沒有立刻上前打斷,反而站在一旁,抱著胳膊,笑呵呵地看戲。

      其實他今日爽快地帶著朱棣回吳王府,為的就是這一幕——他倒要看看,朱棣主動接近自己,到底想耍什么手段?

      別人或許不了解朱棣的野心,可朱允熥作為穿越而來的人,對朱棣的心思再清楚不過。

      要說朱棣接近自己真的是因為叔侄情深,那簡直是鬼都不信。

      不過,僅憑這一點,還不足以看清朱棣的真實目的,還需進一步觀察。

      因此,在一旁看了片刻,見朱棣與藍玉依舊大眼瞪小眼,互相喘著粗氣,誰也不肯退讓,朱允熥才笑呵呵地走上前,開口打斷了二人的對峙:

      “四叔,舅姥爺,稍安勿躁。今日能在此相聚便是緣分,以往的恩恩怨怨暫且先放一放,莫要傷了和氣。”

      說罷,朱允熥轉頭看向一旁候著的小太監光羽,吩咐道:

      “光羽,快去備宴,本王今日要好好招待舅姥爺與四叔,咱們爺孫、叔侄好好喝一杯!”

      “是,殿下!”光羽連忙躬身領命,轉身快步離去,生怕晚一秒就被這劍拔弩張的氣氛波及。

      朱棣聽到朱允熥的話,才緩緩收回與藍玉對視的兇唳目光,轉頭深深看了朱允熥一眼,那眼神中帶著幾分探究,隨即又換上了一副爽朗的笑容,說道:

      “允熥都這么說了,四叔自然要給你這個面子。畢竟,咱們都是皇室宗親,一家人,可不能讓外人看了笑話!”

      這話看似溫和,實則暗藏機鋒,話里話外都在暗示藍玉不過是個外臣,不該在這里與自己這個親王針鋒相對。

      藍玉自然聽出了朱棣的弦外之音,頓時輕哼一聲,下巴微微揚起,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冷冷說道:

      “當年先太子妃常氏在世時,某些人可是對她畢恭畢敬,不敢有半分放肆。如今先太子妃雖已離世,可規矩總該還在吧?”

      藍玉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常氏乃是他的親侄女,朱棣當年對常氏尚且恭敬,如今面對他這個“舅姥爺”,更該放尊重些,豈能如此放肆?

      朱棣聽了,卻只是笑而不語,沒有反駁,只是笑瞇瞇地看向朱允熥,將皮球踢給了他。

      藍玉見狀,也轉頭看向朱允熥,眼神中帶著幾分期待,等著他表態。

      朱允熥無奈地笑了笑,走上前,左手拉住藍玉的胳膊,右手輕輕拽住朱棣的衣袖,打圓場道: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別為這點小事傷了和氣。今日咱們喝個痛快,其他的事情暫且先拋在腦后。

      對了,這頓酒也算為舅姥爺送別,祝賀舅姥爺此次北伐凱旋而回,立下赫赫戰功!”

      聽到這話,藍玉頓時喜笑顏開,臉上的戾氣一掃而空——朱允熥舉動,不僅代表著他原諒了自己昨日的沖動之舉,更是在朱棣面前給自己掙足了面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