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開局請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第64章 對朱高熾的調教!

      第64章 對朱高熾的調教!

      武英殿內朱允熥凝神靜聽祖父朱元璋一個多時辰的諄諄教誨,只覺受益匪淺、茅塞頓開。

      過往許多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的困惑,此刻盡數撥云見日,清晰明了地呈現在眼前。

      說到底,一位合格的帝王,核心要義無外乎識人、用人與平衡!

      識的是人性幽微、人心向背;用的是良才美玉,是適配其位、能堪大用之人。

      最終要平衡所用之臣、所授之權,更要平衡群臣因立場、淵源形成的派系勢力。

      這套準則,無論朝堂政務還是軍隊統御,皆可通用,無一例外。

      朱元璋將這些帝王心法拆解得細致入微,逐條逐點剖析闡釋,每一句話都切中要害,讓朱允熥只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他從前雖也算得上善于識人用人,可那份底氣,終究是建立在穿越者的“上帝視角”之上,是占了熟知歷史走向的便宜。

      但隨著時間推移,歷史的軌跡在他的干預下悄然改動,朱允熥愈發清醒地意識到,前世從史書中習得的那些知識,終究太過淺薄片面。

      史書編撰為求精煉,向來只記載最為關鍵的人與事,絕無可能將某一時期所有的人物生平、時間節點、地理方位、事件始末盡數詳盡記錄,供后人查閱——這本身便是不切實際的奢望。

      故而,即便身負穿越者的先知先覺,朱允熥也并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識人用人之時更難保證萬無一失。

      他熟知的那些歷史名人,啟用起來固然不會差池,但大明疆域遼闊、國祚綿長,如此龐大的國家機器,又怎可能僅憑寥寥數人便支撐起運轉?

      終究還需無數賢才俊彥填充其間,如同精密儀器上的零碎部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方能讓大明這臺巨輪穩步前行。

      如此一來,朱元璋傳授的這套帝王心術,對朱允熥而便顯得尤為重要,堪稱雪中送炭、至關重要。

      朱元璋一口氣說完,說得口干舌燥,趁著朱允熥陷入沉思、消化領悟的間隙,趕忙端起案上茶碗,仰頭灌了一大口熱茶潤了潤干澀的喉嚨。

      待看到朱允熥眼中光芒愈發清亮,神色漸趨篤定,朱元璋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緩緩開口道:

      “今日便教你這些,免得說得太多,你一時半會兒消化不透。回去后好生揣摩咱今日所,若能將這些道理吃透悟深,足夠你用到登基了!”

      朱允熥聞,臉上掠過一絲詫異,脫口問道:“只夠用到登基嗎?”

      “呵呵!”朱元璋發出一聲意味深長的輕笑,眼神中帶著幾分期許與深意,“等你真當上皇帝,便要修習另一套帝王心術了。今日所講,不過是最基礎的入門功夫罷了。”

      說著,他斜睨了朱允熥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難不成你以為,咱僅憑這些,便能駕馭朝堂百官、統領百萬大軍,坐穩這萬里江山?”

      朱允熥臉上泛起一絲訕然,正想追問后續的高深學問,卻被朱元璋抬手打斷:“行了,暫且就到這里。等你先把這些內容消化透徹,真正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了,咱再尋時機教你更上乘的東西。一下子灌輸太多,反而有害無利!”

      朱允熥當即收了問話的念頭。他心里清楚,有些學問只能在相應的階段循序漸進地修習,若是急于求成、跳躍進階,到頭來只會根基不穩,得不償失。

      見朱允熥已然領會自己的用意,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不禁感慨道:

      “你該知足了。如今有咱手把手地教導你,能少走多少彎路,這是多大的福氣。咱當年出身貧寒,一窮二白,連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什么帝王心術。這些道理,都是咱憑著一點天生的悟性,在刀光劍影的實踐中慢慢摩挲、總結出來的。其間走了不知多少冤枉路,歷經了多少生死考驗、艱難困苦,才換來這些寶貴經驗。”

      “如今咱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讓你少經磨難、少犯過錯,卻也說不清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說到這里,朱元璋凝視著朱允熥,忽然展顏一笑:“想來該是好事。以你小子的聰慧,定然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不會辜負咱的一片期望。”

      朱允熥神色一凜,當即起身,恭恭敬敬地彎腰行了一禮,語氣莊重而懇切:“皇爺爺的諄諄教導,孫兒定當一輩子銘記于心,日夜思索揣摩,付諸實際行動。在踐行之中逐一驗證皇爺爺的金玉良,將這些道理深深刻在骨子里,化作日常行事的準則,不敢有片刻忘卻,更不會辜負皇爺爺的拳拳愛子之心與殷切期許。”

      “今日有幸得皇爺爺傾囊相授治國之道,孫兒感激不盡。孫兒能有這般機緣,全是沾了皇爺爺的福氣。皇爺爺與孫兒的命格截然不同,皇爺爺是革故鼎新、開創盛世的開國之君,孫兒則是繼往開來、守成興邦的繼承者。一為開國,一為承業,孫兒與皇爺爺相比,便如天上星辰環繞太陽,皇爺爺便是那最璀璨、最耀眼的太陽,光照萬古、名垂青史、萬古不滅!”

      “哈哈哈!”朱元璋聽罷,先是微微一怔,隨即爆發出一陣爽朗洪亮的大笑,手指著朱允熥,好半晌才緩緩平復心緒,笑道:“就你小子嘴甜!不過……這話咱愛聽!”

      說到底,朱元璋終究是個極為看重身后名的人。

      他也渴望能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般,成為流傳千古的一代明君。

      朱允熥這番話,恰恰說到了他的心坎里。

      朱允熥嘿嘿一笑,語氣真誠:“孫兒所絕非恭維諂媚、阿諛奉承,而是發自肺腑的真心實意!”

      朱元璋啞然失笑,并未接話,轉而語重心長地叮囑道:“你方才說要在實踐中驗證咱教導的道理,這話很合咱的心意。你能意識到這一點,足以證明你真正領會了這些道理的精髓。”

      “往后你盡管放手去在現實中運用,不必懼怕失敗。一切有咱給你兜底,在咱離世之前,你盡管大膽施展抱負便是。”

      朱允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上前緊緊握住朱元璋的手,語氣帶著幾分哽咽與顫抖:“皇爺爺定然能長命百歲、福壽安康!”

      朱元璋本還想再叮囑幾句,聞卻將話咽了回去,眼中閃過一抹復雜難明的神色。

      他輕輕拍了拍朱允熥的腦袋,笑道:“哪有什么長命百歲,咱也只是個普通人罷了。能活到如今這個年紀,已然足矣,咱很知足。咱不奢求長生不老,只求老天能多給咱幾年時間,將你教導成才,為你鋪好前路,掃清障礙。”

      “爺爺!”朱允熥的聲音已然帶上了幾分嘶啞。

      “哈哈,好了好了,怎么還煽情起來了?扭扭捏捏、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樣子!”朱元璋放聲大笑,打破了這略顯沉重的氛圍。

      可他心中,卻不免泛起一絲嘆息。

      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最是清楚。

      太醫院的太醫們診斷后,那欲又止的模樣,已然說明他已是油盡燈枯,沒幾年好活了。

      念及此處,這位鐵血一生的帝王,心中也難免生出幾分惆悵。

      他并不貪戀長生,可他真的沒活夠。

      他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沒來得及去做,無數的理想抱負尚未實現。

      天下百姓尚未人人富足,大明國力尚未達到鼎盛,遠邁盛唐的愿景還未成真,四海賓服的目標也未全然達成……

      朱允熥的年紀終究還是太小了,而大明如今仍面臨著諸多內憂外患。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朱元璋舍不得死,也不敢死。

      他并非眷戀這萬里江山的錦繡繁華,只是害怕自己未能為大明的下一代繼承者,打造出一個真正富強、安寧、穩固的江山社稷。

      可這些心里話,他卻不能對任何人說,即便是對朱允熥,也不能透露分毫。

      一旦他身體虧空、油盡燈枯的消息泄露出去,必將引發朝野震動,甚至可能導致天下大亂。

      深吸一口氣,朱元璋的神色漸漸變得嚴肅凝重,他緊緊盯著朱允熥,鄭重其事地叮囑道:

      “鐵鉉、黃觀、解縉三人,皆是難得的良才美玉,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他們也并非毫無缺點。”

      “鐵鉉為人忠義,卻也古板迂腐,心中自有堅守的原則與底線。想要讓他真正對你心悅誠服、傾心輔佐,怕是并非易事。你需要不斷打破他的心理預期,讓他親眼看到你有能力讓天下黎民百姓過上富足安康的日子,如此才有希望徹底收服他的心。”

      “黃觀雖說做官的時日尚短,但勝在年紀稍長,又有三元及第的才學,文采、智謀與理政能力皆無需擔憂。可他也有明顯的缺陷,性格太過沉穩保守,缺乏銳意進取之心。你可將他留在身邊,讓他為你出謀劃策、輔佐理政,但切不可授予他過高的權位,更不能將他外放任職,否則日后必生禍端。”

      “最后便是解縉。此人在三人中文采最為出眾,學識最為淵博,涉獵極廣、見多識廣。但他只適合投身文藝之事,諸如修書編史,或是處理一些不涉及核心政務的工作。切記,千萬別讓他參與到政治斗爭之中,否則此人必將死無葬身之地。他的政治嗅覺太過遲鈍,一旦卷入紛爭,必敗無疑。”

      朱允熥將朱元璋的這些叮囑一字一句地記在心中,連連點頭應道:“孫兒明白,定會謹慎任用他們三人!”

      “正如皇爺爺所,孫兒看重的,恰恰是他們各自的優點。鐵鉉的忠義與古板,最適合擔任監察御史一職。將來若是他能真心臣服于孫兒,那他便是孫兒麾下的御史大夫,專司監察天下、彈劾百官,成為孫兒制衡朝堂的最鋒利刀鋒。”

      “而啟用黃觀,孫兒看重的便是他的才華與能力,讓他為孫兒運籌帷幄、草擬政令、執行要務。孫兒并不需要他具備銳意進取的魄力,只需他恪守本分、聽話辦事便足夠了!”

      “至于解縉……不瞞皇爺爺,孫兒早已打算讓他在大明的文化領域發光發熱。正如皇爺爺所說,他最適合修書編史之事,那他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當朝著這個方向著力培養!”

      “這些事情,孫兒心中早有規劃,皇爺爺不必為孫兒擔憂!”

      朱元璋聽完這番話,心中最后一絲疑慮也煙消云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點了點頭:“如此便好。你能早有籌謀,也算得上是有識人之明,在這方面,確實有幾分天賦!”

      “嘿嘿,多謝皇爺爺謬贊!”朱允熥咧嘴一笑,露出幾分少年人的爽朗。

      朱元璋失笑搖頭,擺了擺手:“行了,滾吧!最近沒事別總來打擾咱,天天被你纏著,耽誤了咱不少政務!”

      朱允熥臉上的笑容一僵,隨即帶著幾分幽怨說道:“皇爺爺啊,最近朝中的政務,有大半都是孫兒代為批閱的……”

      “咳咳!”朱元璋干咳兩聲,臉色一板,故作嚴肅地說道:“你懂什么!咱交給你處理的,都是些最瑣碎、最簡單的事務。那些最難辦、最棘手的政務,可都是咱親自處理的!”

      朱允熥無以對,只能無奈地點了點頭,起身行禮:“孫兒告退!”

      看著朱允熥離去的背影,朱元璋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這小子,還拿捏不住你?

      片刻后,殿內恢復了寧靜。

      朱元璋拿起案上的奏折,神色卻漸漸嚴肅起來。

      他來回翻看了許久,才發現這封奏折是從文華殿遞來的,想來是朱允熥率先批閱后,發現自己難以決斷,才呈送到他這里。

      而這封奏折的核心內容,正是關于今年各地遭遇災情、糧食減產、秋收歉收,導致秋稅難以征收的事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