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
兩聲震耳欲聾的槍響驟然劃破靶場的寧靜,硝煙迅速彌漫,刺鼻的火藥味瞬間散開,嗆得人下意識蹙眉。
朱元璋緩緩放下手中那柄沉甸甸的燧發槍,粗糙的手掌不自覺地反復揉搓著被后坐力震得發麻的虎口,不由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惋惜與遺憾:“還是有差距啊。這仿造的燧發槍,比起允熥你從南洋商人手里購來的原裝貨,終究還是差了點意思——不僅震得手發麻,這槍聲也實在太響了些。”
朱允熥同樣放下燧發槍,揉了揉酸脹的虎口,聞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附和道:
“皇爺爺說的是,確實差距不小。原裝的燧發槍畢竟技術成熟,工藝也精細得很,咱們這剛仿造出來的,做工還是太粗糙了。”
說著,他轉頭看向身旁的朱元璋,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語氣中帶著幾分寬慰:“不過皇爺爺您也別著急,這批燧發槍是工匠師傅們趕制的第一批,他們對這新物件還不熟悉,能做到如今這個地步,已經是竭盡全力了。更何況,咱們現在首要的是‘能造出來、能用’,只要不影響槍械的質量、威力和射程,便已經足夠了——至于工藝的精美程度,本就不該和原裝的那支相提并論。”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皇爺爺盡管放心,等后續造地多了,工匠們的技術越來越熟練,這些后坐力大、聲音響的小問題,肯定能一一改善的。”
朱元璋聽著這番話,緩緩頷首,隨即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語氣也輕快了幾分:“你說得在理。說到底,兵器終究是用來打仗的——只要威力夠大、射程夠遠,還不容易炸膛,能把敵人打得哭爹喊娘,比什么都強,倒也不必在細枝末節上苛求太多。”
“皇爺爺英明!”朱允熥立刻順勢送上一記恰到好處的夸贊,語氣誠懇又不失親昵。
朱元璋被逗得失笑,擺了擺手,隨即邁步走到靶場一側的兵器架旁,目光被一柄造型奇特的復合弓吸引。
他伸手將復合弓取下,從箭囊里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弓弦上,微微一用力,竟輕易將弓弦拉滿。
這一刻,這位見慣了各式兵器的開國皇帝眼中,驟然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震驚——這弓弦拉起來,居然如此省力?簡直不可思議!
先前看士兵演練時,他就覺得士兵拉弓的動作格外輕松,可如今親自上手才發現,這復合弓省力的程度,比他想象中還要夸張。
可拉著輕松,卻不代表威力減弱——隨著朱元璋手指一松,羽箭如流星般劃破長空,瞬間掠過空氣,發出尖銳的呼嘯聲,下一秒便穩穩地射入了百步開外的靶心之中。
朱元璋臉上滿是震撼,轉頭看向朱允熥,語氣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你這孩子,還真沒吹牛!這復合弓拉著輕松,威力和射程卻半點不弱,當真算得上神兵利器!”
此時的朱允熥,也在另一側握著一副復合弓,手中箭矢如連珠般射出,眨眼間便射出四五支箭,且每一支都精準地射中靶心——真可謂“宗師級”箭術,名不虛傳。
這一幕,再次讓看向這邊的朱元璋瞳孔一縮——原來傳竟是真的,允熥這孩子的箭術,竟然已經超凡入圣到了這般地步!
一箭命中靶心或許是運氣,可箭箭皆中靶心,那就只能是箭術高超了。
朱元璋忍不住多打量了朱允熥幾眼,心中暗暗感慨:這小子,藏得可真夠深的!這么好的箭術,竟從未在人前顯露過。
而站在一旁全程觀看的朱允炆,此刻早已瞠目結舌,整個人都僵在了原地——自家這位幾個月前還顯得膽怯軟弱的三弟,哪來的如此高超的箭術?
這簡直超出了他的認知,讓他忍不住在心里驚呼:艸,藏得真深!
朱允熥放下手中的復合弓,轉頭看向滿臉震撼的朱元璋,臉上帶著幾分笑意,語氣輕松地說:“皇爺爺,孫兒何時跟您吹過牛、撒過謊啊?”
說罷,他又耐心地重新解釋起復合弓的原理:“這復合弓之所以又省力又威力大,還能射得遠,關鍵就在于弓身上的滑輪組。拉弓的時候,滑輪組能幫著省力,還能把咱們施加的拉力轉化成更多的動能;一旦松開弓弦,這些動能就會成倍釋放出來,箭的威力自然就大了。”
雖然聽不懂“動能”這種陌生的詞匯,但朱元璋和朱允炆都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兩人都忍不住再次倒吸一口涼氣。
當然,朱元璋的震驚還稍緩一些——畢竟他早就知道復合弓的存在,只是之前見到的都是半成品,沒能親自上手體驗;
而朱允炆則完全不同,此刻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只剩下無盡的茫然和震撼。
原本,朱允炆今天主動跟著來靶場,是想借著和皇爺爺、三弟相處的機會套套近乎、拉拉感情,緩解一下最近因儲位之爭而緊繃的心情。
可他萬萬沒想到,不過短短半個時辰,發生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讓他震撼,繁雜的心緒不僅沒有得到安撫,反而變得更加混亂,當真稱得上是“心亂如麻”!
精鹽提取法、仿造燧發槍、省力又威力大的復合弓、超凡入圣的箭術……更別提三弟還能做出一手讓皇爺爺格外喜歡的好菜。
腦海中不斷閃過這些畫面,朱允炆盯著朱允熥背影的眼神,漸漸變得深沉起來:自己這三弟,藏得也太深了!
這么多年朝夕相處,他竟然絲毫沒察覺到,三弟竟然有這么多本事。
難怪宮里宮外的人都說朱允熥心思深沉,今日一看,果然名副其實。
越想,朱允炆心中那點放棄爭奪儲君的念頭,越發強烈……
朱允炆的心思,朱元璋能猜到幾分,但他并沒有點破——若是連這點打擊都承受不住,連正視他人優點的氣度都沒有,那便沒有資格擔任大明的儲君。
朱元璋對著朱允熥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話鋒一轉,眼神中帶著幾分似笑非笑,開口問道:“那你這一手高超的箭術,又是怎么回事?你小子,藏得可真夠深的!”
朱允炆聞,也立刻豎起耳朵,眼神緊緊盯著朱允熥,顯然也很好奇…
朱允熥臉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齜著牙說道:“皇爺爺,要是孫兒說,這箭術是繼承了您老人家的血脈天賦,天賦異稟,不用學就會,您信不信?”
朱元璋:“……”
朱允炆:“……”
朱元璋先是一陣無,隨即無奈地哭笑不得。
可不知為何,聽到“繼承您的血脈”這句話,他的心里竟莫名覺得樂滋滋的,連帶著對朱允熥的喜愛又多了幾分。
而朱允炆則在心里暗暗暗罵:太不要臉了!這都能扯到皇爺爺身上,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拍皇爺爺的馬屁!朱允熥,我鄙視你!
可鄙視歸鄙視,他的心里還是忍不住有些羨慕……
朱允熥見兩人的表情都有些古怪,忍不住哈哈一笑,隨即隨意地糊弄道:
“其實真就是天賦異稟,之前跟著教射的太監學了幾次,就慢慢會了。沒辦法,人聰明起來,連自己都擋不住嘛!”
這話落在朱允炆耳中,只覺得格外刺耳,恨不得立刻沖上去給朱允熥幾拳,讓他別這么囂張。
朱元璋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朱允熥,無奈地搖了搖頭,也沒再在這件事上糾纏。
他邁步走到不遠處的華蓋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又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水漬,隨即看向還僵在原地、如同木頭一般的朱允炆,開口說道:“允炆,你也去試試允熥弄出來的燧發槍和復合弓。別怕,咱們朱家的兒郎,就算不上陣殺敵,也得懂些刀兵之利,借著練兵器強身健體,也是好的。”
說著,他又特意提醒了一句:“之前你們是不是還疑惑,咱為什么要封允熥為中軍右都督?現在看到這些神兵利器,明白了嗎?”
朱允炆陡然回過神來,聞連忙躬身行禮,語氣恭敬又帶著幾分愧疚:“孫兒明白了!三弟天資聰穎,為朝廷造出這么好的神兵利器,立下了大功,確實該受此封賞。是孫兒眼拙,之前不明實情,還不知天高地厚地質疑皇爺爺的決定,孫兒知罪,還望皇爺爺責罰!”
朱允炆心里清楚,事到如今,若是還強裝不屑、不肯承認三弟的優秀,那只會讓自己變成跳梁小丑,徒增笑柄。
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認錯誤,既顯露出自己的氣度,也能為自己留些退后轉圜的余地。
果然,朱元璋聽到這番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隨即擺了擺手,語氣溫和地說:“這不怪你。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質疑咱,朝中除了少數幾個知道內情的大臣沒勸諫,其余人哪一個不是像驚弓之鳥一樣,生怕咱被允熥這孩子蠱惑,做出什么糊涂事來……哈哈哈!”
說到最后,朱元璋忍不住笑了出來——今天看到燧發槍和復合弓的威力,又見識了允熥的箭術,他的心情確實不錯,臉上的笑容也比平日里多了些。
朱允炆也跟著笑了笑,只是笑容中帶著幾分尷尬,顯得有些不自然。
這時,朱允熥也走了過來,哈哈一笑,語氣帶著幾分謙虛地說:
“二哥謬贊了!弟弟這點微末伎倆,不過是些奇淫巧技,都是偷巧罷了,當不得二哥這么夸獎。再這么夸下去,弟弟我可要驕傲了!”
朱允炆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甚至不愿意再多看朱允熥那張“欠揍”的臉,只覺得對方這話里的炫耀之意都快溢出來了。
朱元璋哭笑不得,又指了指朱允熥,無奈地說:“美得你!”
“嘿嘿!”朱允熥也不辯解,只是裝傻充愣地笑了笑。
朱元璋見他這副模樣,忍不住搖了搖頭,又看向還站在原地不動的朱允炆,再次催促道:“去吧,去試試咱大明的神兵利器,也讓咱看看你的本事。”
“孫兒領命!”朱允炆咬了咬牙,硬著頭皮答應下來。雖然那燧發槍看著就笨重,開槍時還又響又冒煙,看著挺嚇人的,但皇爺爺都已經發話了,就算再害怕,也只能硬著頭皮上。
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一旁的禁衛過去教導朱允炆如何使用燧發槍和復合弓。而朱允熥則一屁股坐在朱元璋旁邊的椅子上,和皇爺爺一起,看著不遠處朱允炆笨手笨腳地擺弄燧發槍,臉上帶著幾分看熱鬧的笑意。
片刻后,一聲略顯沉悶的槍響響起——緊接著,朱元璋和朱允熥都齊齊呆住了,隨即兩人又不約而同地仰頭望天,強忍著笑意。
無他,只見朱允炆被燧發槍的后坐力直接沖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個人都懵了,臉上滿是茫然和驚恐,那樣子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一旁負責教導他的禁衛也被嚇了一跳,連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將朱允炆扶起來,語氣忐忑地詢問:“殿下,您無恙否?有沒有傷到哪里?”
朱允炆的臉色瞬間漲得通紅,只覺得格外丟人。
他快速掃了一眼不遠處的朱元璋和朱允熥,見兩人似乎正低頭說著什么,沒注意到這邊的窘境,才暗暗松了口氣。
可即便如此,他心里還是又羞又惱,臉色越發紅了。
禁衛見他臉色不對,還以為他受了傷,當即就要轉身去稟報朱元璋,請太醫過來診治。
朱允炆見狀,連忙伸手攔住他,深吸一口氣后搖了搖頭,語氣有些急促地說:“本王沒事,只是剛才沒站穩罷了,不礙事的!”
“殿下真的沒事嗎?要不要還是喚太醫來看看?”禁衛還是有些不放心,眉頭緊緊蹙著,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還想堅持去稟報。
可朱允炆卻態度堅決地攔住了他:“不必驚擾皇爺爺,本王不想讓皇爺爺為這點小事擔憂!再者,本王確實沒受傷,二虎將軍不必大驚小怪。”
這位名叫二虎的禁衛聞,這才松了口氣,點點頭說道:
“好,既然殿下這么說,那屬下就不驚擾陛下了。但殿下若是之后覺得有任何不妥,一定要及時告訴屬下,千萬不能硬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