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這細微的局促,自然逃不過朱元璋的火眼金睛——但他并未感到意外。
這孩子或許真的有所藏拙,可本質上還是個沒經歷過太多風浪的晚輩,只要自己稍稍施加些目光壓力,便會露出破綻。
朱元璋眸底飛快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繼續用這種審視的目光盯著朱允熥,想看看這孩子的極限到底在哪里?
而這一幕,恰好被有心人朱允炆看在眼里——他只覺得心臟像是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
在他看來,朱元璋此刻的表現,分明是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朱允熥身上,對自己卻熟視無睹。
這一刻,他忽然生出一種強烈的預感:那唾手可得的皇太孫之位,似乎要離自己遠去了,整個人都變得恍惚起來。
一旁的齊泰最先察覺到朱允炆的異樣,心里瞬間蒙上一層陰影,連忙悄悄扯了扯朱允炆的衣袖,同時湊到他耳邊,用只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低聲勸道:“殿下莫慌!陛下只是一時好奇,未必是改了主意!您得穩住,您若慌了,咱們就真的輸了!”
朱允炆這才緩緩回神,原本慘白的臉色慢慢恢復了幾分血色,眼神也漸漸堅定起來,他對著齊泰微微拱手,嘴唇無聲地動了動,像是在說“多謝老師”。
齊泰勉強扯出一個笑容,心里卻也沒底——他之所以安慰朱允炆,不過是不想就這么認輸。
他們還有文官集團這個底牌,還有翻盤的希望;
可若朱允炆自己先垮了,就算他們這些支持者拼盡全力,也無濟于事。
所以,朱允炆必須堅強起來。
除了朱允炆一黨,另一個有心人便是燕王朱棣。
論對朱元璋的了解,朱棣或許比朱允炆、朱允熥都要深——畢竟,朱元璋曾親口說過“朱棣類我”。
既是同類人,某些心思便會不謀而合。
是以,當看到父親看向朱允熥的眼神變得異樣時,朱棣心里也跟著忐忑起來,生怕儲位的天平真的徹底倒向朱允熥——那樣一來,他的所有謀劃,都將化為泡影。
而接下來朱元璋的一句話,更是讓朱允炆與朱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見朱元璋打量了朱允熥許久,忽然毫無預兆地開口,聲音不大,卻像一道驚雷,直直劈在殿中:“你真的想當皇帝嗎?”
全場瞬間死寂!連殿外的秋風都似被這聲問話震得停了一瞬!
“噔噔!”朱允炆身子猛地一晃,不由自主地倒退兩步,腳后跟磕在金磚上,發出沉悶的響聲,眼神瞬間變得空洞恍惚,像丟了魂一般;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心里“咯噔”一跳,那種“大事不妙”的預感,越發強烈;
朱棣的手掌猛地攥緊,指節泛得發白,牙齒死死咬住嘴唇,才沒讓自己發出聲音,眼底卻飛快閃過一抹“果然如此”的凝重;
藍玉、常茂等人的面色則越發興奮,常茂甚至忍不住往前湊了半步,等著朱允熥點頭;
中立派的官員們也滿臉訝異,紛紛將目光投向朱允熥——難道陛下真的要改立儲君了?這會不會太草率了些?
就連朱允熥自己,也稍稍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朱元璋會問得這么直接,連半分鋪墊都沒有。
剛想開口回應,朱元璋卻忽然提高了音量,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想好了再說!”
到了嘴邊的話瞬間被朱允熥憋了回去,他抬頭看向朱元璋的眼睛——那雙眸深邃無邊,像藏著千軍萬馬,讓人看不透盡頭。
后背不由自主地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朱允熥深吸一口氣,認真地在心里琢磨起來:對朱元璋這種能看透人心的帝王,任何虛假話都瞞不過他,唯有依照本心回答,才有可能破局。
片刻后,朱允熥緩緩組織好語,在滿殿或期待、或緊張、或嘲諷的目光注視下,開口道:“不想!”
嘩!
這一個“不想”,像一顆炸雷,在奉天殿里炸開!
所有人都懵了,包括朱允炆、朱棣、方孝孺、黃子澄、齊泰、藍玉、常茂……
甚至連御座上的朱元璋,都難得地呆愣了一瞬,眼底閃過一絲錯愕。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想撓撓自己的耳朵,懷疑是不是聽錯了——朱允熥說什么?
他說“不想”?
朱允炆都快崩潰了,張著嘴呆立在原地,眼神呆滯地看著朱允熥,心里瘋狂吶喊:你不想當儲君、不想當皇帝,那你今日鬧這么一場,是鬧著玩嗎?
你是不是有病?你不想爭,為什么要橫插一腳,壞我的好事?
難道就因為看不慣我,所以故意來攪局?
與朱允炆的崩潰不同,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臉上的呆愣瞬間轉為狂喜:
方孝孺緊繃的肩膀驟然放松,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翹;
黃子澄偷偷松了口氣,指尖的涼意都消散了幾分;
齊泰更是在心里直呼“天助我也”!
他們太清楚了,朱允熥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在帝王面前,“不想當皇帝”從來不是什么謙遜,而是“無野心”“無擔當”的表現,尤其是在爭儲的節骨眼上,這番話幾乎等于主動放棄了儲位。
更何況,這與朱允熥之前的話語發生了矛盾,前后語不搭,這是‘欺君之罪’啊!
同為競爭者的燕王朱棣,也瞬間想通了這一點,看向朱允熥的目光里,不由多了幾分無語——他真的很想敲開朱允熥的腦子,看看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不止他們,藍玉、常茂等勛貴也瞬間察覺到了不對勁。
藍玉再也按捺不住,猛地出列,對著朱允熥大聲喝問:“允熥!你在胡亂語什么?這時候說‘不想’,是想放棄嗎?”
喝問完,他又急忙轉向朱元璋,躬身拱手,語氣急切地替朱允熥辯解:“陛下!允熥他年少無知,定是被陛下的威嚴嚇到了,一時慌亂說錯了話!懇請陛下開恩,允準他重新組織語,再回答您的問題!”
說完,藍玉快步走到朱允熥身邊,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壓低聲音低吼:“還愣著干什么?快向陛下認錯,就說你方才是口誤,重新回答!快點!”
朱允熥看了藍玉一眼,輕輕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知道這位舅姥爺是真心為自己著想,可藍玉終究是沙場武將,精通的是行軍打仗、沖鋒陷陣,對朝堂上的人心算計、話語機鋒,實在不擅長。
這份急切的辯解,不僅幫不了他,反倒可能讓朱元璋覺得他“無主見”“靠勛貴撐腰”,弄巧成拙。
果不其然,聽到藍玉的話,朱元璋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語氣平淡卻帶著十足的威壓:“還沒輪不到你說話。”
藍玉的面色瞬間微變,連忙低下頭,不敢再多!
他雖驕橫,卻也不敢公然違逆朱元璋的威嚴。
可心里的焦急卻半點沒減,只能用幽怨的眼神瞥了朱允熥一眼,悻悻地回到自己的位置。
而朱元璋也沒讓“建文三杰”和朱棣失望,在藍玉退下后,他看向朱允熥的語氣,驟然變得嚴厲起來,甚至帶著幾分怒喝:“你前腳在奉天殿逼咱下詔,冊封你為皇太孫,還敢讓咱退位讓賢,讓你登基繼承大統;后腳又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你‘不想當皇帝’?
朱允熥,你莫非以為咱不敢懲治你?莫非覺得咱這個皇爺爺好耍,滿朝百官好逗弄?”
“還是說,在你心里,根本就沒有咱這個皇爺爺,目無君父,才敢這般肆意妄為?”
“你可知,欺君之罪,該當如何?”
每一個字都像淬了冰的刀子,狠狠扎在眾人心上,殿內的空氣瞬間凝固,連穿堂風都似帶著殺氣,刮得人脊背發涼。
那是洪武大帝動怒時獨有的威壓,足以讓最勇猛的武將都心生懼意。
這一刻,原本恍惚的朱允炆瞬間回神,嘴角悄悄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原來他這個傻弟弟,還是一如既往的糊涂,連話都不會說,憑什么跟自己爭儲君之位?
這下好了,他自己主動放棄,誰也幫不了他!
朱允炆心里的焦慮徹底消散,整個人都踏實了下來。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也松了口氣,臉上都浮現出輕松的笑容,覺得這場爭儲之戰,終究還是他們贏了。
可沒等他們高興多久,朱允熥便深吸一口氣,頂著朱元璋那足以殺人的目光,緩緩抬起頭,再次開口……
他的話語剛出,朱允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面色齊齊微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