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分鐘,包間的門再次被推開。
    去而復返的兩名服務員身后,還跟著另外兩名服務員。但這兩人,卻不是端著托盤,而是推著兩輛鋪著明黃色絲綢桌布的紅木餐車!
    餐車上,
    蓋著一個個銀色的圓形餐蓋,琳瑯滿目,香氣早已從餐蓋的縫隙中,絲絲縷縷地鉆了出來,瞬間就勾起了所有人的食欲。
    齊大寶清了清嗓子,那一瞬間,他身上那股市儈阿諛奉承的諂媚之氣,瞬間褪得干干凈凈。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了專業、自豪、甚至帶著幾分“文化人”風骨的“美食家”姿態。他仿佛不是一個飯店經理,而是一位即將開講的百家講壇教授。
    他一揮手,一名服務員便上前一步,揭開了第一個餐蓋。
    一股混合著醇厚肉香與清甜果香無比誘人的香氣,瞬間撲面而來!
    只見那白色的骨瓷盤中央,穩穩地蹲坐著一只被烤得通體金黃油亮、表皮酥脆起泡的……“蘋果”?!
    “這是……?”黃伯濤看得嘖嘖稱奇,他從未見過如此別致的菜肴。
    齊大寶臉上,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雙嶄新的紅木公筷,在那“蘋果”的頂部,輕輕一敲。
    只聽“咔嚓”一聲,那薄如蟬翼的酥脆外皮應聲而裂,露出了里面被塞得滿滿當當,早已燉得軟糯脫骨,香氣極其濃郁的鴨肉!
    那鴨肉,在接觸到空氣的瞬間,還微微的冒著熱氣!
    “嚯!”黃伯濤和宮雪,都忍不住發出一聲低低的驚嘆。
    “這道菜,名曰‘金蟾玉鮑’,但老饕們,更喜歡叫它‘香酥蘋果鴨’。”
    齊大寶的聲音,帶著一種說書人般的頓挫感,“此菜乃是當年宮廷御膳房的杰作,工序極為繁復。”
    “需選用上好的玉泉山填鴨,整鴨脫骨,用三十多種香料秘制而成的醬料腌漬入味,再將其完整地塞入一顆掏空了果肉的山東紅富士大蘋果之中,用鮮荷葉包裹,慢火蒸上兩個時辰。”
    “最后,再剝去荷葉,在蘋果表面刷上數層蜜糖和脆皮水,入爐掛烤,直到表皮呈現出這般金黃酥脆的色澤……”
    他一邊介紹,
    一邊親自為三位貴客一人夾了一塊那外皮酥脆、內里軟糯,同時吸收了果香與肉香的鴨肉。
    “據說啊……”
    他壓低了聲音,笑瞇瞇說道:“這道菜的來歷,還得從慈禧太后說起。”
    “當年老佛爺吃膩了宮里那些大油大膩的菜色,連著好幾天都食欲不振,鳳顏大怒。整個御膳房,幾百口子人,嚇得是人心惶惶。”
    “最后,還是一位剛進宮,山東來的小廚子,別出心裁,將西餐的‘烤蘋果’與咱們魯菜的‘香酥鴨’結合起來,才做出了這道菜。”
    “老佛爺一嘗,鳳心大悅,當場就賞了那位小廚子一百兩黃金!”
    “從那以后,這道菜,就成了老佛爺晚年最愛的心頭好之一!”
    黃伯濤和宮雪聽得是目瞪口呆,再一嘗那鴨肉,更是被那豐富的層次感和絕妙的口感,徹底征服!
    不等他們回過神來,
    齊大寶又是一揮手,第二道菜,被端了上來。
    那是一道湯菜,盛放在一個古樸的青花大碗之中。
    湯色清澈如水,不見一絲油花,里面卻靜靜地臥著一塊用豆腐精心雕刻而成,花瓣層層疊疊、細如發絲的白色菊花。
    那菊花,在清湯的映襯下,仿佛活了過來,每一根“花瓣”,都在微微地顫動。
    “此菜,名曰‘菊花豆腐’。”
  &nb-->>sp; 齊大寶的語氣,充滿了對自家廚師那神乎其技的刀工的自豪,“考驗的,就是我們大師傅手上那份‘庖丁解牛’的功夫。一塊尋常的內酯豆腐,需在毫厘之間,橫切一百零八刀,豎切一百零八刀,且刀刀不能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