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這個東西,不能百分百保證。越到后世越容易出現失真,但是走到了今日,大家其實都明白了。只能是旁敲推斷,但是大事件能保證就足以了。
始皇帝身邊的章邯、李斯、包括扶蘇,甚至年幼的呂雉,都幫著提了不少東西。當然王晨也看了一眼,她提的是兩大瓶的飲料。這呂雉…打小都精明啊?
別說她還真的看了這邊一眼,然后又偷看了遠處的呂雉一眼。她總覺得那個女人,似乎和她有關系。
始皇帝看著薄薄的秦史,他也看到了一邊其余的書籍,似乎都比他們的厚重:“今日得了店家不少東西,改日再來若能與明皇論證,想來也是妙事。”
朱元璋立刻說道:“能與始皇帝論政,必然有趣,那就改日見…”這兩個權力欲望極重的人,還臭味相投了?
說著始皇帝等人搬著東西就準備離開了,呂雉上前想要說什么,可最終還是看著對方離去。反倒是張良上前攔住了蕭何:“始皇…可否給韓國貴族一個體面。”
可以說后來的韓國復辟,反而是被項羽殺害了。項羽因為忌憚張良投靠了劉邦,而將韓成帶到了彭城,隨后就被殺害了。可以說成也張良,敗也算是張良,最后韓國王室一脈絕嗣,張良也有一點責任。
至于后來項羽立下的傀儡,以及劉邦安排過去的韓襄王的庶孫韓信(不是兵家的韓信),這已經不算是王室一脈了。
始皇帝看著張良淡淡的說道:“六國王室一脈,朕何曾殺戮過?當年降了朕不曾殺過,何至于現在殺他們?”
說完始皇帝這一行人帶著東西離開了,他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六國融合的問題。這個不解決,其余都是鏡花水月。
張良嘆了一口氣,看著身邊的蕭何說道:“相國…如若始皇帝改變了秦之暴政,恐怕這天下再無人與之抗衡了。”
“還有店家相助,扶蘇公子更有…”張良只覺得頭皮發麻,這秦朝得到了漢初的那群人相助,這簡直就是如狼似虎一般。
王晨在一側說道:“郡縣制并不代表不能封王,封王也不代表不能執行郡縣制。漢初那一幫人都是人才,如若能收百家為之所用,豈不是妙哉?”
漢武帝心中一動:“店家,如何百家都為所用?他們理念不和,如何能都用?”
“法家有法律,就專門根據民情和社會制定法律,儒家則是治民培養德行。墨家和道家乃是天然的科學家,這些人如若能為你所用,科技就會提升的飛快。農家自然不必多說,有他們在你們的種植技術會提升的飛快。”
“百家雖然理念不同,可都是你們的子民?為何不能為你們所用?正如六部各行其事…”
漢武帝眼神亮了一下:“六部?這是如何?”
“在隋朝之前一直都是丞相、三公九卿制度,到了隋朝之后變成了宰相,丞相的權利被削弱了。三省六部便是…”
投屏,投屏,自己解釋個毛啊,圖片只要列出來,把職權寫出來。這些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這個可是中央集權大成的制度,當然缺陷也有好處也有。不過總的來說利大于弊…
在場的幾個人,都是政治制度高度敏感的人物。這個列表出來,職權進行劃分之后。他們就更加理解了…
隨后王晨繼續解釋:“在明太祖之后,因為皇帝不是人人都身體好,也不是人人都精力十足,就出現了內閣…”
“在到了清朝…軍機處…”
視頻把這些東西介紹的很詳細,詳細到漢武帝都有了幾分想要再次改動的念頭。但是他又壓下了這種念頭,這種東西在現在是不能隨便動的。他本身已經掌握了大權,更何況現在還在打仗。
所以說…六部可以劃分,但是整體不能改。亦或者等戰爭結束,趨于穩定的時候在改革,至于呂雉和蕭何、張良卻開始思索了起來。呂雉覺得自己改動有點難,畢竟現在雖然掌握大權…
“盈兒…這個事情你們思慮吧。你做了…最起碼也能有一代明君的稱呼了。此事還需拜托相國、留侯相助…”
張良點點頭:“太后,此事需要緩緩,屆時可以讓陛下和太傅商議,再由太傅提出…”
呂雉點點頭說道:“這樣…”
“母后…我和皇兄已經學會了漢字,可以看看后面的人才…母后可以提拔新的人才。”劉恒突然插嘴了一句。
呂雉心里一下就炸開了,張良和蕭何都是老臣了,如若在用舊臣,那的確是不太合適。如若是新臣不僅僅是輔佐劉盈這幾年,主要還是以后給漢文帝留下足夠的人才。
蕭何一愣,看著漢文帝不由得苦笑:“代王有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