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艘速度極快的蓬萊小艇從后方追來,船頭站著持弓的武士。箭矢呼嘯著從耳邊掠過!
“棄掉部分貨物!減重!”老趙當機立斷,將幾匹絲綢和幾件瓷器拋入海中。追兵的注意力果然被那些漂浮的珍貴貨物吸引,速度稍緩。
趁著這寶貴的間隙,老趙的小船借助對復雜水情的熟悉和對夜色的掩護,終于擺脫了追兵,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數日后,當衣衫襤褸、精疲力盡的老趙一行人,帶著用生命換來的幾件“微不足道”的蓬萊日常物品(一塊漁網碎片、一小罐黑色膠泥、那個孩童的連桿玩具)以及親眼所見的細節記錄,安全返回夷洲時,張沐親自在碼頭迎接。
看著這些看似普通,卻蘊含著不同技術理念的物件,聽著老趙激動而后怕的匯報,張沐久久無。他重重拍了拍老趙的肩膀:“辛苦了!你們帶回來的,是無價之寶!”
他立刻下令,格物所集中所有力量,研究這幾樣東西。那漁網的纖維是何材質?那黑色膠泥如何制作?那連桿玩具的原理能否用于改進器械?
與此同時,發生在蓬萊外圍島嶼的這場短暫追逐與對峙,也以最快的速度,被呈報到了蓬萊主島的長老會。
徐巿看著報告,眉頭緊鎖:“漢人的觸角,已經伸到我們眼皮底下了。是那張沐的手段?”
兵工長老田襄子冷哼一聲:“我早就說過,漢人不可信!這定是試探,甚至是挑釁!應當立即加強外圍戒備,若再發現,格殺勿論!”
徐巿卻搖了搖頭:“他們偽裝成商人,并未攜帶武器,交換貨物,甚至…還展示了他們的精巧器物(指司南)。與其說是挑釁,不如說…是一種笨拙而執著的學習。那張沐,不簡單啊。”
他望向西方,目光深邃:“傳令下去,加強巡邏,但…若非必要,盡量避免沖突。同時,仔細研究他們帶來的那些漢朝器物。或許…我們也該重新評估,與這位東海都護打交道的方式了。”
一場發生在海隅之地的、微不足道的接觸與追逐,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漣漪,卻悄然擴散,影響著兩個隔海相望的勢力未來的走向。
老趙帶回的微光,能否在夷洲的格物所內,燃起照亮前路的火焰?而蓬萊洲的警惕與重新評估,又將給張沐,給阿嬌,帶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海上的風,似乎又要轉向了。
喜歡金屋辭:鳳弈未央請大家收藏:()金屋辭:鳳弈未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