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商隊的謠在長安甚囂塵上,未央宮前聚集的士子百姓越來越多,“誅妖女,清君側”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就在這紛亂時刻,一隊風塵仆仆的駝隊悄然抵達長安西市。為首的老者取下斗笠,露出的面容讓守城軍校駭然變色——竟是三年前奉命出使西域,至今音訊全無的博望侯張騫!
“臣,幸不辱命。”張騫跪在蘭臺密室,呈上一個鎏金木匣。
匣中并非珍奇珠寶,而是一卷用西域文字書寫的羊皮卷,以及幾封蓋著匈奴王印的密信。
“左明與匈奴勾結的證據。”張騫的聲音因長年風沙而沙啞,“他在西域化名‘明先生’,以煉制長生藥為名,結交各國權貴。”
阿嬌展開羊皮卷,通譯在一旁迅速譯出:
“...漢室氣數已盡,當另立新主。若能助我除掉陳阿嬌,愿以河西之地相贈...”
落款處,赫然畫著相柳圖騰!
“好個左明,竟敢賣國求榮!”張沐怒不可遏。
阿嬌卻異常平靜:“他連冒充梁王這等大逆不道的事都做了,賣國又算得了什么?”
她立即命人將證據抄錄數份,一份送交申屠嘉,一份快馬傳檄各諸侯國,最后一份則送往太學,讓天下士子共鑒。
就在證據公之于眾的當夜,未央宮突然鐘鼓齊鳴——少年天子劉榮要親自臨朝!
朝堂上,劉榮身著十二章紋冕服,手持玉圭,稚嫩的聲音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朕雖年幼,尚知忠奸。爾等口口聲聲要清君側,可曾見過通敵賣國的忠臣?”
他命人抬上那幾封密信,又請出張騫作證。當博望侯講述如何在西域發現左明與匈奴往來的經過時,滿朝文武盡皆變色。
最致命的一擊來自楚王劉注。這個被囚多日的少年親王突然在朝堂上痛哭流涕,指認公孫詭如何蠱惑他,又如何假借梁王名義聯絡諸侯。
“他們...他們還在甘泉宮埋了巫蠱!”劉注顫抖著說出一處隱秘地點。
禁軍立即前往挖掘,果然起出數百個扎滿銀針的木偶。更令人震驚的是,其中一個木偶身上貼著的,竟是已故竇太后的生辰八字!
“褻瀆太皇太后陵寢,其罪當誅!”申屠嘉怒發沖冠,當即下令全城搜捕。
然而公孫詭就像人間蒸發般消失無蹤。與此同時,東海傳來急報:懸掛梁王旗號的艦隊突然轉向,直撲瑯琊!
“他們要強攻。”張沐研判海圖,“倭軍主力也在向瑯琊集結。”
阿嬌卻搖頭:“佯攻而已。左明真正的目標...”
她話音未落,蘭臺方向突然火光沖天!
“調虎離山!”張沐恍然驚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