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自請罷黜監國的消息,如一塊巨石投入朝堂這潭深水,激起千層浪。以申屠嘉為首的老臣們連連上奏,懇請陛下收回成命,未央宮前每日跪滿了請愿的官員。
珠簾后的少年天子劉榮第一次面對如此局面,顯得有些無措。他悄悄問侍奉在側的阿嬌:“姑姐,朕該當如何?”
阿嬌輕撫他的肩,目光卻望向殿外某個方向:“陛下只需記住,有些人跪著,心里卻站著;有些人站著,心里早已跪了。”
當夜,蘭臺社的密探在楚王府外截獲一只信鴿。鴿腿上綁著的絹條上只有寥寥數字:
“鳳已折翼,可舉事。”
“他們上鉤了。”阿嬌將絹條在燭火上點燃,“傳令下去,三日后本宮將往甘泉宮養病。”
這個消息讓暗處的勢力更加蠢蠢欲動。次日,數位官員聯名上書,奏請加封楚王為“攝政王”。更蹊蹺的是,遠在梁國的舊部也送來“萬民書”,請求迎回“梁王靈柩”,改葬長安。
“他們要的不是攝政,是篡位。”張沐憂心忡忡,“殿下此計是否太過兇險?”
阿嬌卻從容不迫地調試著一張新弩:“不讓他們露出獠牙,怎么名正順地拔牙?”
她命人取來一個錦盒,盒中整齊排列著九枚玉符——正是前世劉徹用來調動暗衛的信物。
“左明既然要演這出戲,本宮便送他一個最好的舞臺。”
三日后,阿嬌的車駕在羽林衛護送下前往甘泉宮。行至驪山腳下時,突然遭遇伏擊!數十名黑衣死士從林中殺出,箭矢如雨點般射向鳳輦。
“保護殿下!”衛隊統領高聲呼喊,場面頓時大亂。
混戰中,鳳輦被火箭射中,頃刻間燃起熊熊大火。待張沐率援軍趕到時,只找到一具焦黑的尸骸,以及半枚未被燒毀的鳳紋玉佩——正是阿嬌平日隨身佩戴之物。
“長公主……薨了!”消息如野火般傳遍長安。
未央宮內,劉榮聞訊痛哭失聲。而暗處,某些人卻開始動作了。
首先發難的是楚王劉注。這個原本裝瘋賣傻的少年突然“痊愈”,帶著一紙“梁王遺詔”闖入朝堂,聲稱要“肅清朝綱”。
緊接著,各地諸侯紛紛起兵,打的都是“清君側”的旗號。最令人意外的是,東海突然出現一支龐大的艦隊,船上懸掛的竟是梁王旗號!
“時機到了。”深宮之中,一個黑影對銅鏡整理著衣冠。鏡中映出的,赫然是早已死去的梁王劉武的面容!
“主上英明。”公孫詭跪在一旁,“各地諸侯均已響應,只等主上登高一呼。”
“阿嬌那丫頭……”假梁王撫摸著臉上精致的人皮面具,“終究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