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親自走上街頭,站在高處對民眾道:“地動乃天地常理,如同月有陰晴圓缺。昔年孝文皇帝時亦有地動,朝廷賑濟及時,百姓得以安居。今日本宮在此立誓,必使受災百姓各得其所!”
她立即組織太醫救治傷者,開放官倉賑濟災民。同時,她下令記錄地動的詳細情況,要求太史令研究其規律。
百姓們見長公主親臨災場,疑慮漸消。地動風波過后,觀星臺順利建成。
當觀星臺的第一批觀測結果出來時,所有人都被震撼了。通過系統觀測,太史令修正了歷法中多處謬誤,更準確地預測了節氣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就在天文觀測取得突破時,海上傳來了壞消息:向東航行的船隊遭遇風暴,三艘船沉沒,只有一艘僥幸返航。
“是倭國人在搞鬼!”幸存的水手稟報,“他們在航線上散布謠,說東邊有海怪,還故意誤導我們的航向。”
阿嬌眸光轉冷:“既然他們非要作對,那就別怪本宮不客氣。”
她立即下令:水師全體出動,清剿倭國在澶州的據點。同時,她召集將作監的工匠,根據海戰經驗改進了戰船設計,船身更加堅固,更適合遠航。
海戰持續了三個月。最終,漢軍大獲全勝,倭國勢力被徹底趕出澶州。
但阿嬌并不滿足。她要在澶州建立永久的統治。
“移民,”她對張沐道,“從中原遷徙百姓到澶州,讓他們在那里扎根。”
這個決定遭到朝野上下一致反對。澶州太遠,移民成本太高。但阿嬌力排眾議,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方案:
“愿意移民者,授田百畝,免賦稅十年。同時,允許與土著通婚。”
這個政策吸引了大批貧苦百姓。很快,第一批移民在軍隊護送下前往澶州。
與此同時,阿嬌開始著手整理航海知識。她設立了海事學院,培養專門人才。
最讓人意外的是,她命人根據航海見聞和古籍記載,開始繪制更精確的海圖。
當新海圖在朝堂上展開時,所有人都驚呆了。海圖上不僅有大漢沿海,還有已經探索的夷洲、澶州,以及更多待探索的區域。
“這片海域,”阿嬌指著地圖,“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而我們,才剛剛開始探索。”
她下令組建更大的船隊,要繼續向東航行。這次,她要尋找傳說中日出之地的扶桑。
張沐主動請纓:“臣愿再率船隊東行。”
阿嬌看著他被海風刻滿滄桑的臉,輕聲道:“這次,本宮與你同去。”
“不可!”所有人都反對。
“陛下尚且年幼...”
“陛下已經能夠獨立處理朝政。”阿嬌道,“海外之地關系重大,非親眼所見不能決斷。”
在阿嬌的堅持下,遠航船隊開始籌備。這一次,船隊規模空前:十艘大船,載著兩千名船員和學者。
啟航那日,長安萬人空巷。百姓們聚集在灞河邊,目送船隊遠去。
阿嬌站在旗艦船頭,任海風吹起她的衣袂。張沐立在她身側,輕聲道:
“臣至今記得,第一次見到殿下時的情景。”
阿嬌微笑:“那時你還是個文弱書生。”
“現在也是。”張沐看著她,“只是...更懂得這個世界的遼闊了。”
船隊順江而下,駛向無垠的大海。前方是未知的航路,是全新的天地。
阿嬌知道,這次遠航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而她,將是這個時代的領航者。
未央宮的燈火在身后漸漸遠去,而前方的海平線上,一輪紅日正噴薄而出。
喜歡金屋辭:鳳弈未央請大家收藏:()金屋辭:鳳弈未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