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這個名字他都不記得多長時間之前用過,當年克繼大統之后,作為武帝的嫡系后裔改名為劉詢,他急匆匆的腳步在太極殿靜謐的走廊之中尤其突出。
他腋下夾著一個文件夾,在遠處虎衛的注視之下來到了太極殿會議大堂的正門,對著虎衛冷淡的眼神出示了證件之后繼續步履不停的推開了會議大堂的大門。
“我們對那些海外戰俘的處理意見如下,首先是與怒濤磋商賠償事宜,他們無故踏入赤縣領土,不管是出于什么人授意,這已經是既定的事實,所以要想贖回戰俘,他們首先要承認侵略行徑,并且給出讓我們滿意的賠償條件。”
這次站在講臺上的不是岳武穆或者李世民,而是戰略交涉部的劉裕。
遲到的劉病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之后四處打量,這次的會議中樞的各級領導到來的很完全,甚至遠在三峽的朱代表都坐在前列,但是他的面色不是很好看。
想當初被“下放”到三峽主持工作的時候,這位依然臉上帶著笑,但是是什么事情會讓他的臉色如此之差?想到了曾祖父讓自己整理的文件,他的心情更加的復雜。
東海戰事的所有工作都進入了收尾階段,同時與怒濤聯盟的外交也取得了突破,現在這些東西劉詢可以知道大體的意思,但是東海戰事他沒有參加,就不去摻和了。
戰俘的最終處理在外交和國防兩部聯合信息的匯總之下定下了基調,承認侵略,賠償損失,公開道歉才有贖回戰俘的機會,而戰俘的贖金是另一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