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將天鳳令牌放在沙盤京城的位置上,整個御書房落針可聞。
女帝看著那個動作,眼神里閃過一絲贊許。
她要的,不是一個只會聽命的臣子,而是一個能與她并肩,甚至替她執棋的人。
“好。”女帝只說了一個字,卻重逾千斤。“朕,準了。”
她轉身,對身邊的老太監道:“傳朕旨意,即日起,于內閣之下,增設經略司。凡三邊軍政、錢糧、吏治,皆由經略司統籌。首輔蘇云,兼領經略司事,總督天下兵馬錢糧。”
旨意一下,滿朝嘩然。
這已經不是授權,這是將半個大周的權柄,都交到了蘇云手上。
御史大夫張柬等人還想再諫,卻被女帝一個冰冷的眼神制止了。
“國難當頭,誰再敢以門戶之見、祖宗之法內耗,休怪朕的劍不認人!”
女帝的話,徹底堵死了所有人的嘴。
蘇云領旨謝恩,沒有半分得意,神色平靜得像一潭深水。
他知道,這經略司,不是什么榮耀,而是一個火山口。坐在這個位置上,下面是滾滾的巖漿,隨時可能將他吞噬。
回到首p輔府,蘇云立刻召集了徐耀祖和沈策。
“經略司的牌子,今天就要掛出去。衙門,就設在原先的‘以工代賑’督辦司。”蘇云的語速極快,不帶一絲感情,“徐耀祖,你去戶部,告訴戶部尚書,我要經略司未來三個月的用度,五十萬兩。一文都不能少。”
徐耀祖一驚:“先生,五十萬兩?戶部尚書那個老狐貍,怕是不會給啊!”
“他會的。”蘇云冷笑一聲,“你告訴他,這五十萬兩,是用來打仗的。他要是不給,我就把他的名字寫在奏疏上,請旨讓他去玉門關督戰。”
徐耀祖脖子一縮,趕緊領命去了。
蘇云又看向沈策。
“天策府的人,我要一半。”
沈策沒有猶豫:“大人要用,隨時可以調動。”
“我不要他們去查案,我要他們去送信,去監軍。”蘇云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從今天起,北境、西域、東海三地所有軍報,必須由天策府的人直送經略司,繞開兵部。各地將領,若有異動,天策府可先行處置。”
這是在奪兵部的權。
沈策心頭一凜,沉聲應道:“屬下明白。”
安排完一切,蘇云獨自坐在書房,看著墻上那副巨大的大周輿圖。
三面起火,看似兇險,但在他看來,這恰恰是一個機會。
一個徹底打破舊有格局,將所有權力重新洗牌的機會。
正如女帝所說,要打破一個腐朽的棋局,就要用一套全新的規矩。
而他,就是那個制定規矩的人。
第二天,經略司的牌子,就在無數官員復雜的目光中,正式掛了起來。
衙門口,沒有鞭炮,沒有慶賀,只有兩隊披甲執銳的羽林衛,神色冷峻,殺氣騰騰。
京城的官場都在傳,這新開的衙門,不是官府,是閻王殿。
戶部尚書果然來哭窮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國庫空虛,最后咬著牙只肯給十萬兩。
蘇云連面都沒見,只讓徐耀祖傳了一句話。
“尚書大人若覺得國庫空虛,不如將自家府邸的地契房契先捐給國庫,以充軍資。本官定當上奏陛下,為尚書大人請功。”
戶部尚書嚇得魂飛魄散,當天下午,五十萬兩銀子就乖乖地送到了經略司的庫房。
錢和人都有了,蘇云開始著手處理“北境新政”的第一步:互市。
鹽、鐵、布匹,這些都是北境草原部落最急需的物資。
蘇云直接動用經略司的權力,從官倉調撥。
可第一批物資準備妥當,新的麻煩就來了。
徐耀祖一臉晦氣地跑了回來。
“先生,出事了。京城里所有大的商號、車馬行,全都說沒有多余的車馬,運不了咱們這批貨去北境。”
蘇云正在看各地送來的卷宗,頭也沒抬。
“是他們沒有,還是不想有?”
“我打聽了。”徐耀祖憤憤不平,“是那些老牌的士族門閥在背后搞鬼!京城的運輸行當,十家有八家是他們的產業。他們這是想卡住咱們的脖子,讓咱們的貨爛在京城!”
斷了漕運,是斷了四皇子的財路。
如今,蘇云要開互市,自己做買賣,這又動了那些盤踞在京城,靠著壟斷各行各業吸血的士族門閥的蛋糕。
他們自然要反擊。
“意料之中。”蘇云放下筆,站起身,“他們以為,沒了他們的車馬,我的貨就出不了京城?”
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面街道上那些為了“以工代賑”而忙碌的民夫。
“徐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