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風不燥,陽光正好!
院子里,一張張臉龐既激動又緊張。
激動得是,新主家是真的好,昨夜所有人都喝上了粘稠的大米粥。
緊張的是,主家說有大事要宣布,卻不知這大事對自己是好還是壞。
本來趙元心情不錯,休息了一晚也很精神。
但一走出房門看到這么多人眼巴巴盯著他,還是大受觸動。
無他,這些人身上的衣衫太破了。
有些孩子只是遮住了羞人的地方,黝黑干瘦的小身板在陽光下有些刺眼。
而這,還是他交代過牙行黃掌柜不能衣不蔽體之后的狀態。
“少爺,都在這里了……!”
看到趙元有些異樣,一旁高義連忙開口提醒。
趙元這才回過神,當即朝著一側的二狗道:“還記得城里那個成衣鋪子嗎?”
二狗不由一愣,不明白少爺怎會突然提起這個,但還是連忙點頭。
“稍后你去買五十匹粗麻布,回來交由高管事,組織府里會做女紅的來做成衣。”
“五十匹?做成衣?”
二狗猛地瞪大了雙眼,不知道少爺怎地要買這么多粗麻布。
雖然麻布比棉布便宜一半,一匹八九十文就能做四套成衣,但五十匹也得好幾兩銀子。
這時,趙元朗聲又道:“府里雖然還不富裕,但少爺我也不想看到大家破衣爛衫。所以高管事,要給府里每個人至少做出兩套換洗的衣衫!”
“少,少爺……!”
本來還一臉茫然的眾人,頓時鼻頭兒一酸,感動得呼啦啦跪倒一片。
一旁的高義,也雙眼通紅地看向趙元:“記得少爺說過要開建作坊營生,到時府里處處用錢,我覺得此事還是稍后再議比較妥當!”
二狗連忙認同地點頭。
就是欣兒和富貴大山等人,也紛紛看向趙元。
只有老管家七叔,仍在悠閑地抽著他的旱煙。
從昨天到現在,少爺已經做出了太多驚人之舉。
相比之下,他更關心交白卷的事情,必須要找時間問問了。
像是察覺到了七叔的異樣,趙元有些好奇,但也沒有多說。
他揮了揮手,示意眾人起身:“現在爾等都是我趙家一員,只有吃飽穿好才能有好的精氣神,否則爾等還如何替本少爺做事?”
接著,趙元便將設立作坊制作米花團副食的事情宣布了出來。
甚至就連改造漁網漁具去河里捉魚摸蝦的事情也提上了臺面。
在這之前,不僅要先支起買來的大鍋,搭建臨時作坊瓦舍。
還要在后院墻外開挖水渠地坑,弄出臨時存放魚獲的蓄水池等等。
天氣越來越熱,打來的魚獲必須要找個合適的地方存放。
而且這么多人全都擠在后面院子里,同樣不是長久之計。
不僅出入不便,衛生更是個大問題。
然而不說不知道,這一說趙元又頭疼起來。
因為需要搭建添置的東西實在太多,缺了少了都會影響發家致富的計劃推進!
別的不說,現在府里就連吃飯的碗筷都不夠用。
“少爺,小人覺得竹簍籮筐這些不用花錢購買,府里下人很多都懂得編織,去后山砍些竹子荊條之類,我們自己動手就成。”
“對,還有餐食蔬菜,也可以在宅子后面開荒自種,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自給自足。”
“嗯,沒活兒計時上山打獵挖野菜撿菌子,同樣能省下不少開銷用度。”
“是啊少爺,老朽還覺得地坑魚池也不保險,泥鰍黃鱔之類容易鉆入泥土。不如燒制一些大的瓦缸放入地坑更穩妥,何況您說的米花團作坊,怕是也需要一些大的容器盛放!”
知道了少爺要建作坊以及捉魚摸蝦后,眾人雖不理解天香樓怎地會要那些沒人吃的東西,但心思卻一下子活泛起來,你一我一語說著自己的看法。
看到這一幕,趙元很欣慰!
甚至高義想要打斷眾人,也被他悄然制止了。
人心齊泰山移,他要的就是府內上下一心,群策群力。
如此加上他的各種賺錢點子,以后趙家想要變窮都難。
不僅如此,在議論和建議聲中,趙元也在默默觀察著眾人。
畢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現在只有一個管事高義可不行,很多事情還是專人專事比較有效率。
這一觀察,就是好大一會兒。
直到眾人察覺氣氛有些異樣,聲音這才漸漸低沉了下去。
“這位老丈,你懂得燒制瓦缸?”
趙元抬手指了指了人群里的一個胡須發白的干瘦老頭道。
那老頭微微一顫,還以為自己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連忙躬身走了出來:“回少爺,小老兒以前跟人一起燒過磚瓦窯,對于瓦罐燒制也略懂……!”
“你叫什么?”趙元眼前一亮。
“小老兒命賤,無名無姓,別人都叫我老蠻頭兒!”
“好,太好了!”
趙元心情大好,本來他還在發愁作坊瓦舍是用土坯還是石頭。
現在好了,有了懂得燒窯的老蠻頭兒,要是能燒出磚瓦可就省了大事兒。
而且除此之外,他還有一樣關乎衛生問題的重要物件迫切想要燒制出來。
是以當即便道:“老蠻頭兒,少爺我現在就交給你一件大事。你從府里挑出一些懂得燒制磚瓦,或者有過了解的漢子。去村子后的近山地帶,選一處開挖火窯,燒制陶罐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