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心拿著短矛,一矛刺進了林少聰的脊背。
張來福感覺身子一顫,但沒覺得疼,幸虧老梁手上留著力道,他怕林少聰和張來福直接滾到山下,所以這一下沒能刺穿林少聰的身體。
林少聰壓低聲音對張來福說:“倒下。”
倒下?
這可不太容易。
眼前的山坡陡峭得讓人站不住,要是往前倒,直接就得從山坡上滾下去。
往后倒也不行,不符合力學原理,而且林少聰背后插著柳枝,往后倒在地上,弄不好真就串成了糖葫蘆。
張來福盡量選了個合適的角度,側著身子倒了下去。
老梁笑了笑,這是真倒還是假倒?
真倒假倒都不要緊,他又扯了幾根柳樹枝,在手里去了皮,再把柳條壓彎,穿插,拉緊,反復操作。
幾根柳條像蛇一樣在老梁手指間縈繞,張來福看不清楚老梁的手法,只看到柳條被他編織成了一個盤子,盤子四周向上翹起,迅速生出了側壁。
有側壁的盤子是什么東西?
林少聰用眼角掃了老梁一眼,小聲說道:“他是編筐的柳匠,千萬別被他扣住。”
柳匠,以柳條、柳枝為原料制作生活用具的手藝人,三百六十行之一。
話沒說完,老梁已經編好了一個柳條筐,朝著張來福和林少聰扔了過來。
看那筐子也不大,速度也不快,卻不好躲閃,無論張來福往哪邊躲,筐子一直在他頭上縈繞。
無奈之下,張來福甩開了背后的林少聰。
少了背上的負擔,張來福順利躲過了筐子,但林少聰被扣住了。
透過筐子眼,張來福能看到林少聰在筐里蜷曲的身體。
柳匠絕活——鎖骨筐!
林少聰還在筐子里掙扎,老梁五指一收緊,把手掌攥成拳頭,筐子上的一根根柳條來回游移,整個筐子隨之收緊。
梁一心勸了一句:“林少爺,別動了,越動越受苦。”
林少聰不動了,老梁轉臉看向了張來福。
“來福,這里的戲演完了,跟我回秧子房,演下一幕吧。”
張來福起身就跑,老梁回身扯了根柳條,擼了樹皮,甩手抽了過去。
這是柳匠的基本功,叫做柳鞭,以老梁的手藝,只要抽中一下,就能打斷張來福的骨頭。
張來福在山坡上跑的跌跌撞撞,腳下連著趔趄,靠著身手和運氣,居然躲過了這一鞭子。
老梁兩步趕上,柳條一橫,順著腰間掃了過來。
腰部這個高度實在不好躲,想要跳,張來福跳不了這么高,想蹲下,這斜坡上又蹲不住。
眼看這一柳鞭要掃中,張來福干脆坐在了山坡上。
這一下又被張來福躲了過去,可坐下去容易,站起來可就沒那么快了。
老梁揮起柳條再打,張來福也不知道該怎么躲了。
柳條舉過頭頂,正要打在張來福身上,忽見老梁目光凝滯,拿著柳條的右手,緩緩垂落了下來。
他好像受傷了,但張來福沒看出他傷在了什么地方?
老梁大喝一聲:“誰!誰做的?”
他神情驚愕的看向了柳條筐。
柳條筐里裝著林少聰,他人出不來,也不可能從筐里出手偷襲,這是柳匠的絕活,絕活已經得手了,老梁有十足的把握困住林少聰。
不是柳條筐里的林少聰,那還能是誰下的手?難道這里還有別人?
老梁轉過頭,看向了身后。
趁著老梁轉頭,張來福看到了老梁的后腦勺。
在老梁的后腦勺上,插著一把黏土做的匕首。
匕首的刀刃全都進了頭骨,刀把露在外邊,還在緩緩蠕動。
在山坡上,就在林少聰剛才站著的位置,林少聰靠著雙手,從淤泥里爬了出來。
這把匕首,是林少聰扔出來的,插在了老梁的后腦勺上。
林少聰不是在筐里么?
而今林少聰出現在淤泥里,那柳條筐里的是誰?
老梁想不出來林少聰用了什么手藝,因為后腦勺插了把匕首,導致他思路不是很清晰。
林少聰的體力消耗很大,他維持不住絕活了,現在也不需要偽裝了。
柳條筐里的假“林少聰”變得越來越松垮,筐眼里緩緩滲出了些許淤泥。
筐里是個泥人!
和林少聰長得一樣身段,一樣長相的泥人!
老梁這回看明白了:“你是泥娃匠……”
泥娃匠,又叫泥人匠,推車賣泥人的手藝人,三百六十行之一。
林少聰點頭道:“沒錯,我是個捏泥人的,祖師爺姓張。”
他報了門道,泥人張是捏泥人這一行的祖師爺。
梁一心回頭看了看張來福,終于看明白了一些事情,這是他倆設計好的圈套。
雖說看明白了,可老梁想不明白,江湖上跌爬這么多年,怎么會被這兩個傻子給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