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回廊”深處發現的新擾動,立刻成為了聯盟分析的重中之重。微瀾將“潛行者”傳回的所有關于這種微弱力量的數據碎片進行整合、放大、重構,試圖理解其本質。
這種力量并非直接拆解或秩序化,它更像是一種……“信息食腐者”。它游弋在已被“結構拆解者”剝離的物質基礎組分之間,以某種難以理解的方式,“讀取”著這些基本粒子在漫長宇宙生命中承載的、幾乎已被磨滅的“歷史信息”——它們曾構成過怎樣的星辰,參與過何種化學反應,甚至……是否曾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存在過。
“它在‘品嘗’物質的記憶,”曦光的意念帶著一絲難以喻的厭惡,“不是能量,不是結構,而是信息,是‘過去’本身。”
這種“信息食腐”行為,與已知的任何一種“饑餓”意志都截然不同。它似乎處于某種更底層、更基礎的層面,專注于回收和消化宇宙中散落的“信息殘渣”。
微瀾將其暫命名為“歷史啃噬者”。
與此同時,對“結構拆解者”力場那次微妙“凝滯”的分析也有了初步結論。經過數千次模擬推演,微瀾確認,這種凝滯并非能量干擾,也非規則對抗,而更像是一種……“認知失調”。
“‘結構拆解者’的本質是剝離關聯,分解復雜。而‘模因共鳴’所承載的強烈情感信息,是一種高度復雜、難以拆解的‘整體性概念關聯’。”微瀾解釋道,“當這種情感模因穿過其力場時,短暫地對其‘拆解’本能造成了干擾,類似于給一個專注于分解線條的畫師,突然展示了一幅無法被簡化為線條的、充滿意蘊的水墨畫。”
這個發現,如同在黑暗中擦亮了一根新的火柴。情感,意識活動的產物,這種看似與宇宙底層規則格格不入的、主觀的存在,竟然能對某些傾向于“簡化”和“分解”的“饑餓”意志產生影響!
這為“概念污染”悖論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意想不到的方向——情感污染。
如果“結構拆解者”厭惡無法被簡單拆解的復雜情感信息,那么其他“饑餓”意志呢?“秩序渴求者”是否會排斥無法被納入其僵化框架的、混沌而澎湃的情感?“熵增低語者”是否會厭惡那種在衰敗中依然倔強燃燒的、充滿“逆熵”特性的希望與執著?
可能性的大門,似乎又推開了一絲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