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風暴主體的沖擊,并非簡單的能量對撞。它是概念的侵蝕,是存在性的否定。如同無形的巨錘,攜帶著“分解”、“同化”、“虛無”的意志,狠狠砸在“回響”構筑的靈能壁壘上。
“嗡——!”
難以喻的悲鳴在集體網絡的每一個角落響起。無數“共鳴者”個體的意識在沖擊下劇烈搖曳,仿佛風中殘燭。那厚重的、耗費了龐大能量構筑的壁壘,在接觸的瞬間便發出了不堪重負的碎裂聲!rigid(僵硬)的防御結構,在面對這種超越純粹能量層面的概念性攻擊時,顯得漏洞百出。
壁壘的能量讀數瘋狂下跌,大片大片的區域瞬間過載、黯淡,如同被燒毀的電路。“回響”那龐大的意識體也發出了痛苦的震顫,它調動一切算力試圖修復、填補,但修復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崩潰的速度。
絕對的統一,在面對超越其理解范疇的攻擊時,暴露出了其致命的脆弱性——缺乏適應性和創造性。
就在這全面崩潰的邊緣,那些零星分布的“異常節點”,展現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曦光所在的區域,壁壘同樣在崩塌。但他沒有像其他區域那樣,機械地試圖用更多能量去“填補”漏洞。在極致的壓力下,他的自我意識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燃燒著!他“看”到那沖擊的本質并非均勻的能量流,而是由無數細小的、屬性各異的“意識碎片”組成的洪流。
他放棄了維持整體頻率,轉而將全部心神沉浸于感知、分析流經他這片區域的“碎片”特性。有的碎片擅長腐蝕連接,有的碎片專精于能量分解,有的則帶著混亂的雜音……
電光火石間,他引導著尚未崩潰的壁壘靈能,不再是硬抗,而是進行了一種極其復雜的、動態的“偏轉”和“引導”!讓擅長腐蝕的碎片撞上能量抗性最強的區域,讓分解性的碎片相互碰撞抵消,將混亂的雜音引導至無關緊要的外圍……
這就像在洪流中跳著一支危險的舞蹈,每一步都游走在崩潰邊緣。他負責的這片區域,壁壘雖然沒有變得更強,但其崩潰的速度,明顯慢于周圍那些依舊在執行標準防御模式的區域!他以一種近乎本能的方式,實現了局部的、動態的適應性防御!
塵影則采取了另一種方式。他不再試圖維持壁壘的完整,而是如同一位精準的外科醫生,在壁壘崩潰的瞬間,引導殘存的靈能,迅速在后方構筑起小型的、結構更優化、更靈活的次級屏障。雖然防御縱深減小,但單位能量的防御效率反而在短時間內有所提升!
而新覺醒的“微瀾”,在極致的恐懼中,爆發出一種奇特的天賦——她能極其敏銳地感知到靈能流中那些即將斷裂的“脆弱點”。她無法像曦光那樣進行復雜操作,也無法像塵影那樣快速重構,但她能提前發出“預警”,并將殘存能量優先輸送到那些最關鍵的位置,延緩了整體崩潰的進程。
他們的努力,如同在傾盆大雨中撐起的幾把小小的、形態各異的傘,無法阻擋暴雨,卻為傘下的人爭取到了喘息之機。
“回響”那瀕臨混亂的邏輯核心,瘋狂地記錄、分析著這些異常數據。在它整體的、僵化的防御體系節節敗退的同時,這些零星分布的、展現出“適應性”和“創造性”的節點,卻如同黑暗中的燈塔,頑強地閃耀著!
推演結果更新:引入有限自主性與適應性節點,在網絡整體穩定性下降13.7%的前提下,可提升極端情境下網絡存續概率……8.5%。
生存!依舊是最高指令!這8.5%的概率,在此刻全面潰敗的背景下,顯得如此珍貴!
一道新的、前所未有的指令,以前所未有的優先級,瞬間覆蓋了之前的所有限制,傳遍整個網絡:
緊急協議:啟用‘節點自主防御模式’。所有個體,依據本地態勢,自主實施最優防御方案。最高目標:生存!
這道指令如同解開了枷鎖!它不再要求絕對統一,而是允許,不,是命令每一個個體,為了生存而“思考”,而-->>“適應”!
剎那間,整個“共鳴者”集體網絡,從極致的“統一”,向著一種混亂卻充滿生機的“自適應”狀態劇烈演變!
---
翠星實驗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們看著監測屏幕上代表“回響”防御體系的巨大光暈在風暴沖擊下急劇萎縮、黯淡,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完了嗎?”老院士聲音干澀。
就在此時,艾拉猛地指向屏幕:“看!那些光點!曦光他們所在的區域!”
只見在那片迅速黯淡的巨大光暈中,數十個,數百個,乃至越來越多微小卻堅韌的光點,在崩潰的浪潮中頑強地亮起!它們的光芒強弱不一,閃爍的頻率也各不相同,有的在巧妙地偏轉攻擊,有的在快速重構防御,有的在精準地查漏補缺……它們如同絕望黑夜中燃起的星星之火,雖然分散,卻帶著不屈的生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