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陽光正好,微風不燥。烤肉派對正式拉開帷幕。
院子里,燒烤架上炭火熾紅,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康達斯太太系著印有“kissthecook”字樣的圍裙,熟練地翻動著牛排和肋排,不時刷上她秘制的燒烤醬。
另一邊,她手把手地教劉曉藝如何揉制披薩面團,如何用指尖將面餅撐開成完美的圓形,再鋪上醬料、奶酪和餡料,最后用長長的披薩鏟將披薩送入石窯烤爐。
不一會兒,奶酪滋滋冒泡、香氣四溢的披薩就出爐了。
洛錦川則在一旁負責照看他們那鍋已經燉煮得色澤紅亮、香氣濃郁的紅燒排骨。
康達斯太太還興致勃勃地在旁邊支起了一個小吧臺,為大家調制無酒精的莫吉托(cktail)和經典的螺絲起子(screwdriver),動作嫻熟,儼然一位專業的調酒師。
食物的香氣如同無形的邀請函,不僅吸引了寄宿的幾位學生,也引來了幾位附近的鄰居。
大家自然而然地加入進來,帶著啤酒或沙拉。
長長的餐桌上很快擺滿了各種美食:焦香四溢的美式烤肉、拉絲綿長的意大利披薩、色澤誘人的中式紅燒排骨、鄰居帶來的土豆沙拉、新鮮的水果拼盤……
琳瑯滿目,像一個微縮的國際美食展。
人們端著盤子,隨意取食,或站或坐,交談聲、歡笑聲、刀叉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康達斯太太的兒子邁克用手機連接上便攜音箱,播放起輕松歡快的爵士樂和經典搖滾。
氣氛逐漸升溫,幾位年輕的鄰居甚至隨著音樂在草地上即興地扭動起來,又唱又跳。
劉曉藝和洛錦川端著盤子,品嘗著地道的美國風味,也和鄰居們聊著天。
他們發現,這些看似普通的美國鄰居,其實非常友善和好奇,對中國文化也很感興趣。
這種輕松、開放、充滿煙火氣的社區氛圍,是在課堂和圖書館里無法體驗到的。
夕陽西下,院子里亮起了串燈,暖黃色的光暈籠罩著繼續談笑的人群。
這場由康達斯太太發起烤肉派對,不僅僅是一場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和情感的升溫。它讓幾位遠離家鄉的留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異國他鄉的溫暖與接納,體會到了“家”的包容與快樂。
這棟寄宿小樓,因為這份用心的經營和真誠的互動,真正成為了他們在紐約的一個溫暖港灣。
二月寒風尚未完全撤離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卻已因春季體育賽季的來臨而沸騰。
劉曉藝的大二下學期,在這樣一種充滿活力與競技氛圍中拉開序幕。
與上學期偏重理論探討不同,這學期的廣播傳媒課程明顯向實踐操作傾斜,而充斥在校園每個角落的體育賽事,則成為了最生動的課堂。
哥大的“體育比賽周”是校園年度盛事,從充滿力量與策略碰撞的橄欖球賽、展現精準打擊魅力的棒球賽、到快節奏對抗的籃球賽以及挑戰人類極限的田徑比賽,賽事一場接一場,將校園激情持續點燃。
其中,橄欖球和棒球無疑是最能引爆全場的熱門項目,每當哥大獅子隊出戰,熱情的校友、學生和市民便會將看臺填滿,吶喊聲震天動地。
此時,劉曉藝所在的“社區服務社”迎來了最忙碌也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在各大體育賽事外圍設立籌款攤位。
今年,他們推出的主打商品是能瞬間點燃觀賽氛圍的焦糖爆米花和咸味爆米花,并搭配冰鎮可樂等冷飲。
此外,簡單美味的薯片和玉米片也是看球時的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