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一家在悅城安頓下來后,走動便愈發頻繁。
周末,劉爸爸劉明達和劉媽媽王安梅熱情地邀請妹妹一家來參觀自家經營的五金店和超市。
當阿歷克賽站在“安心超市”門口,看著里面燈火通明、貨架整齊、商品琳瑯滿目的景象時,這位習慣了在廣袤公路上奔馳的貨車司機,眼中露出了毫不掩飾的驚奇。
他操著生硬的中文,夾雜著俄語單詞和手勢,對劉爸爸劉明達說:“劉……很大!很好!像,像我們那里的,嗯……‘超級市場’!”
他沒想到,在妻子家鄉這樣一座小城,超市已經經營得如此規整和現代化。
在仔細參觀了超市的布局、商品種類和客流情況后,阿歷克賽敏銳的商業頭腦開始轉動。
他拉著王安琪當翻譯,向劉明達和王安梅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為什么,不嘗試賣一點,我們那里的東西?”
他解釋道,隨著中俄邊貿日益活躍和國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異國商品,尤其是食品的好奇心和接受度正在上升。
他可以幫忙聯系蘇俄那邊關系最熟絡、價格最實惠的貨商,引進一些國內不常見、但很有特色的俄國商品。
“比如,我們的巧克力,糖果,面粉,蜂蜜……還有,罐頭。”阿歷克賽努力地描述著,“味道,很特別。很多人,會想嘗嘗。”
這個提議讓劉媽媽王安梅眼前一亮。她一直覺得超市的商品結構可以再豐富一些,如果能增加一些有特色的進口商品,無疑會成為一個吸引顧客的亮點。
她詳細地向妹夫詢問了俄國一般超市里都賣些什么,哪些商品最受歡迎,價格區間大概是多少。
劉爸爸雖然對進口貿易不太懂,但他信任妹夫的眼光,也支持妻子嘗試新事物。“我看行!咱們悅城,現在還真沒幾家賣老毛子東西的。弄點過來,肯定新鮮!”
說干就干。在阿歷克賽的牽線搭橋下,第一批來自俄國的特色商品,通過邊境貿易渠道,歷經一段時間的運輸,終于擺上了“安心超市”一個特意設置的“北國風情”專柜。
這些商品的出現,立刻在周邊街坊中引起了小小的轟動。
印著斯拉夫文字的包裝,充滿了異域風情。有碩大飽滿的紫皮糖(wokoлaдhыekohфetы),巧克力外衣包裹著酥脆的果仁糖心,甜而不膩,價格實惠,很快成為了附近居民走親訪友、家里待客的熱門選擇,尤其是孩子們的最愛。
有酸爽開胃的俄式酸黃瓜(mapnhoвahhыeoгypцы),口感比本地泡菜更顯清脆酸冽,劉媽媽王安梅自己試過后就喜歡上了,成了他們家早餐喝粥時必備的小菜,也推薦給了不少老主顧。
最引人注目的,是幾種肉類罐頭。除了常見的牛肉、魚肉罐頭,還有讓本地人嘖嘖稱奇的熊肉罐頭和馴鹿肉罐頭。
這兩種罐頭剛上架時,大家多是抱著獵奇的心態圍觀,議論紛紛。
“嚯!熊肉?這玩意兒能吃嗎?”
“馴鹿?是不是跟圣誕老人拉雪橇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