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曉藝在哥大為了學業和社團活動忙得不可開交的同時,遠在悅城的父母,也因為小姨一家的歸國計劃,開啟了一段充滿期待的新忙碌。
劉明達和王安梅將五金店和超市的日常運營更多地交給了可靠的店員,兩人一有空就騎著電動車,穿梭在悅城的新老城區之間。
他們手里拿著房產中介提供的資料,或者根據朋友介紹的信息,逐一探訪合適的樓盤和二手房源。
這次看房,他們比當年給自己家找院子時還要上心。
兩人仔細考量著小姨一家的情況:
“安琪他們常年在外,回來肯定想住得舒服點,小區環境一定要好,綠化多,安靜。”
劉媽媽王安梅一邊看著一個新建小區的宣傳圖,一邊對丈夫說。
“沒錯,安保也得嚴格,阿歷克賽畢竟是外國人,人生地不熟的,安全最重要。”
劉爸爸劉明達補充道,他更關注小區的門禁系統和監控設施。
“最好是三室兩廳,兩個小子都半大了,得有自己的空間。客廳要大點,以后他們回來團聚,也坐得開。”
王安梅已經在腦海里勾勒出妹妹一家在新房里的生活場景了。
“離咱們家也不能太遠,方便走動照應。”這是劉明達最后的總結。
他們看中了城西一個新開發的、主打宜居生態的樓盤,那里靠近規劃中的濕地公園,空氣好,戶型也方正。
也去看了老城區一個口碑不錯的成熟社區里的二手房,雖然房子略舊,但周邊生活設施極其便利,鄰居也多是在機關單位工作的,氛圍淳樸。
每看一處,他們都會拍下大量照片和視頻,仔細記錄下優缺點,準備等小姨一家回來后再一起定奪。
而在大洋彼岸的哥大,秋意漸濃,圖書館巨大的玻璃窗映照著湛藍的天空和金黃變紅的樹葉。
在butler圖書館一個靠窗的安靜角落,劉曉藝和洛錦川并肩而坐,沉浸在各自的學術世界里。
洛錦川的面前攤開著厚厚的經濟學文獻和筆記本電腦,屏幕上運行著復雜的數據模型。
他正為阿爾伯特教授的研究項目進行新一輪的數據采集和初步分析,眉頭微蹙,指尖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偶爾停下來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關鍵發現。
他的研究已經進入了更深入的階段,開始嘗試構建理論框架來解釋采集到的數據模式。
劉曉藝則埋首于廣播傳媒專業的作業中。她正在為一個小組合作的節目策劃案奮筆疾書。
她的同班同學,來自不同國家的幾位組員,已經通過郵件和新建的聊天群組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他們提前召開了線上會議,高效地分配了工作任務:有人負責前期市場調研和數據搜集,有人負責撰寫節目腳本的主體部分,有人負責聯系潛在的訪談嘉賓。
劉曉藝主要負責的是節目環節的初步策劃以及后期制作方案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