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難得的慵懶周末午后,劉曉藝算好時差,撥通了家里的視頻電話。
屏幕亮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劉家爸爸劉明達那張被陽光曬得微黑、卻洋溢著滿足笑容的臉龐,背景不再是以前超市那略顯擁擠的柜臺,而是敞亮了許多。
“曉藝!吃飯了沒?紐約今天天氣怎么樣?”母親王安梅的聲音從旁邊傳來,她也擠進了鏡頭,氣色紅潤,眉眼間是藏不住的舒心。
“爸,媽!我吃過了,這邊挺好的。你們呢?店里忙不忙?”劉曉藝看著屏幕里精神煥發的父母,心里踏實又溫暖。
安心五金店的最近升級就是從站穩腳跟到謀劃擴張;“忙!怎么不忙!”劉明達聲音洪亮,帶著一絲自豪,“咱家那五金店,現在可是附近這一片兒的‘明星店’了!”
他興致勃勃地給女兒“匯報”起近況。
得益于之前經營超市積累下的良好口碑和老實本分的形象,加上劉明達自身扎實的維修技術和始終公道的價格,“安心五金店”已然成為附近幾個老廠區家屬院和新建學區房居民購買五金工具、維修小家電的首選之地。
誰家水管漏了、插座壞了、門鎖不靈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找“安心超市家老劉”。
生意走上正軌,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和信心后,劉明達夫婦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開設第二家分店。
“咱們現在這家算是總店了,”劉爸爸調整了一下攝像頭,給劉曉藝看店里的新面貌。
只見墻壁重新粉刷得雪白,貨架不再是以前那種笨重的老式鐵架,換成了可以靈活調節高度、分類更清晰的輕型貨架,工具、零件擺放得井井有條,一目了然。原本放在店門外、飽經風霜的那套舊桌椅,也換成了一套更結實、更耐臟的戶外休閑桌椅,偶爾有老街坊過來歇腳聊天,舒適了不少。
“這都是你媽的主意,說現在日子好了,店里也得有個敞亮樣子。”
更讓劉曉藝驚喜的是父母消費觀念的變化。他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省錢”,而是開始注重“體驗”和“效率”。
劉媽媽王安梅在旁邊補充道:“你爸現在也舍得花錢了,進貨都挑質量好的品牌,說不能用著用著就壞了,砸自己招牌。店里還安了新的收銀系統,掃碼記賬,清楚又方便。”
而開拓新店的計劃,也體現了他們的用人智慧。
總店里一位干活踏實、腦子靈活的老員工,被劉爸爸劉明達發展為第二家分店的合伙人,技術入股加少量資金投入,既能調動積極性,也分擔了管理和資金壓力。
新店的選址,更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定在了悅城東邊新興的大型家具城和幾個家具廠附近。
“那邊裝修需求大,五金、工具、鎖具什么的,用量肯定小不了!”
劉明達分析得頭頭是道,“而且,咱們把超市也開過去了,就挨著五金店,方便那些廠里的工人和來買家具的顧客順便買點日用品、煙酒飲料。”
這種“五金+超市”的捆綁模式,顯然是借鑒了總店的成功經驗,并進行了優化。
生意上的紅火,直接帶來了生活質量的飛躍。王安梅笑著告訴女兒,家里現在的積蓄比以前厚實多了,心里也更有底了。
他們終于不再像以前那樣,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撲在店里。
“上個月,我和你爸專門歇業了三天,帶著你爺爺奶奶,報了個老年旅行團,去鄰省那個有名的溫泉古鎮玩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