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她還會對著手機錄音功能,反復練習英語繞口令,糾正自己的發音和語調,確保每一個單詞都清晰圓潤。這些看似微小的堅持,日積月累,卻構成了她專業能力穩步提升的基石。
而她的兩位舍友,也各自散發著獨特的光彩,讓這個小小的四人間充滿了趣味和驚喜。
物理系的張茹師姐,簡直是個“生活發明家”。
她的書桌一角,儼然是個微型的工坊,擺放著各種工具和小零件。
沒過幾天,她就利用一些廢棄的板材和合頁,做出了一把可以輕松折疊、方便收納又結實耐用的便攜小椅子,解決了大家在陽臺曬太陽或房間臨時來客時座位不足的煩惱。
她還給宿舍那扇有時關不嚴實的門,設計了一個利用橡皮筋和滑輪組構成的簡易自助關門機關,輕輕一帶,門就能穩穩地合上,避免了風吹或忘記關門的尷尬。
這些小發明雖然原理簡單,卻極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度,讓劉曉藝和黎畫佩服不已。
而來自藝術史專業的黎畫師姐,則是一位將精致刻入生活細節的“香氛藝術家”。
她的衣柜仿佛一個微縮的精品店,每一套衣服都精心搭配著相應的配飾——絲巾、胸針、腰帶、項鏈,甚至襪子的顏色都與整體造型相得益彰。
她并非盲目追求潮流,而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體系,總能將看似普通的單品,通過巧妙的配飾點綴,穿出高級而個性化的風格。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對香氣的執著與品味。她的沐浴露、洗發水、身體乳,都散發著精心挑選的、不同層次的香氣。
她的抽屜里收藏著各式各樣的香包,有的是購買的品牌香氛,有的甚至是她自己用干花和精油調配的。她會根據心情、季節甚至當天的穿著,選擇不同的香氛產品。
神奇的是,盡管她對香氣如此癡迷,但她選擇的香型卻從不濃烈刺鼻,總是那種若有若無、需要靠近才能隱約捕捉到的淡雅清香。
或是清冷的雪松與鳶尾根,或是溫暖的琥珀與香草,帶著東方式的含蓄與內斂,恰到好處,絕不會引起他人的不適。
她整個人,就像一本行走的、充滿詩意的嗅覺詩集,每一步都散發著經過精心調制的、符合大眾高雅接受度的芬芳。
劉曉藝生活在這樣兩位個性鮮明、才華各異的舍友中間,每天都感覺受益匪淺。
從張茹那里,她學到了用創造性的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從黎畫那里,她感受到了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和美學熏陶。
她們互相影響,共同營造了一個既有利于學習,又充滿生活情趣的宿舍環境。
這種融入,不僅僅是適應了國外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更是在主動塑造一種屬于自己的、積極而豐盈的留學生命狀態。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