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底氣,源于她對“前世”模糊記憶帶來的信息優勢,更源于她超越年齡的理財意識和果斷的執行力。
從初中開始,在大多數同學還對金錢概念模糊的時候,她就已經在父母的幫助下(主要是借用身份信息)開設了自己的股票賬戶。
她清楚地記得一些“前世”記憶中必然崛起的行業和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公司——尤其是國內的汽車制造業和國外方興未艾的互聯網科技領域。
她的投資策略極其清晰和謹慎:絕不貪心,也絕不盲目跟風。她將有限的零花錢和壓歲錢分批投入,只選擇那些她認定有堅實基礎和發展前景的股票。
每次投入金額不大,一旦股價有了讓她滿意的漲幅(通常是10%-20%),她便會果斷賣出,落袋為安,從不戀戰,等待所謂的“黃金高點”。
她深知自己并非金融天才,無法精準預測市場波動,穩扎穩打、積少成多才是最適合她的方式。
唯一一支她長期持有、只買不賣的股票,是一家國內后來成為行業巨頭的科技公司。
她記得這家公司未來的輝煌,雖然目前股價波動不大,但她堅信其長期價值。
這支股票投入不多,卻像一只會下金蛋的鵝,每年穩定的分紅為她提供了一筆小小的、卻持續不斷的被動收入,堪稱她的“月薪”。
除了股票,她的另一項重要收入來源是方老師教授的蘇繡技藝。
大學這一年,除了亞運會期間制作徽章自娛自樂和贈送友人外,她的刺繡“事業”并未停止。
每個假期回家,她都會接一些方老師介紹過來的、或者自己聯系的小件訂單,比如定制的手帕、團扇、小幅裝飾畫等。
她的手藝精細,設計又融入了現代審美,很受一些注重生活品質的顧客喜愛。
即便在學校,她也會利用閑暇時間,完成一些相對簡單、可以隨身攜帶的散單。
刺繡對她而,不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放松和專注的方式。
這一年下來,零零總總,靠刺繡她也攢下了幾千塊錢。
再加上每學期獲得的獎學金,除了購買筆記本電腦那一次較大支出外,她幾乎沒有其他需要大額花錢的地方。
父母給的生活費本就充裕,她日常開銷節儉,所有的額外收入都被她小心翼翼地存了起來。
因此,當她為洛錦川挑選禮物時,可以相對自由地選擇一些品質好、有意義的物品,而不必過于糾結價格。
這份經濟上的自主權,讓她在感情中也更加從容和自信。
此刻,看著賬戶里那筆足夠支付她第一年在美國大部分生活費用的存款,劉曉藝心中充滿了成就感與安全感。
這不僅僅是金錢的數字,更是她獨立、遠見和行動力的證明。她用自己的方式,為夢想鋪好了路。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