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出國交換生競選考試的結束,懸在劉曉藝心頭最大的一塊石頭暫時落了地。
接下來,她需要集中精力攻克大一下學期的期末考試——這是她順利開啟留學生涯前,需要完成的最后一道“通關秘籍”。
課堂、圖書館、宿舍,再次成為她生活的三點一線。
但與之前備考語和交換生考試時那種近乎孤注一擲的緊張不同,這次的復習多了幾分從容和踏實。
因為在她心中,出國的藍圖已經愈發清晰,各項安排也已基本準備就緒。
最重要的住宿問題,在與洛媽媽又一次越洋長談后,終于敲定。洛媽媽憑借其細致入微的了解和可靠的人脈,為劉曉藝物色到了一戶距離哥大不遠、口碑極佳的寄宿家庭。
這戶人家是典型的美國中產家庭,女主人康達斯是位獨居老太太,家里兩兒一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在外生活,老太太房產眾多,對中國學生很友好,也很愛做菜,自己還有一處農場有機蔬菜可以自給自足,氛圍非常友好開朗。
“曉藝,我和這家的女主人康達斯太太聊過了,人非常nice(友好),家里也干凈整潔。他們很理解國際學生的需求,答應會提供單獨的臥室和書桌,并且愿意在生活上給予幫助,你也可以和川川互相照顧。”
洛媽媽在電話里詳細地介紹著,“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很高,社區環境也好。”
更讓劉曉藝心動的是洛媽媽接下來的提議:“我和康達斯太太商量了,考慮到你和洛錦川的情況,如果你愿意,這個暑假就可以提前過去適應環境。
正好洛錦川放假也會回寄宿家庭住,你們兩個小朋友可以互相做個伴,平時一起上學、吃飯也有個照應,我們做大人的也放心。
平時開學了,你就以住校為主,周末或者想改善伙食的時候再去康達斯太太家,這樣既自由,又能有個家的依靠。”
這個安排簡直完美!既解決了初到異國的適應問題,又能和洛錦川有更多的相處時間,還兼顧了在校學習的獨立性。
劉曉藝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感激地答應了:“阿姨,太好了!真的太感謝您了!這樣安排我一百個放心!”
住宿落定,劉曉藝心中的底氣更足了。她知道,語關雖然過了考試,但真正的挑戰在于日常應用。
因此,在準備期末考的同時,她絲毫沒有放松對英語的持續投入。
mp3里的內容從應試聽力變成了bbc廣播、ted演講和各種美劇的音頻剪輯,力求讓自己的耳朵時刻沉浸在真實的語環境中。
她甚至開始有意識地用英語記錄一些日常思考和讀書筆記,強迫自己進行輸出。
此外,她還啟動了一項重要的“文化儲備”計劃——整理出國必備的中文視聽材料和書籍。
她深知,在國外,想隨時借閱或購買中文書籍、影視資料并非易事,而且價格昂貴。
她將多年來積攢的經典電影、紀錄片、電子書,以及一些重要的專業參考資料,分門別類地存入移動硬盤和新買的大容量電子閱讀器中。
這些精神食糧,將是她未來兩年在異國他鄉抵御文化隔閡、保持與母語文化連接的寶貴財富。
而支撐這一切規劃得以順利實施的,除了父母的支持,更離不開劉曉藝自己多年來悄然經營、不斷充實的“小金庫”。
這一點,是她與同齡人最大的不同,也是她敢于追逐夢想的堅實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