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父劉明達的心思,早已不全在這一方小小的超市上了。他那個籌劃了許久、與超市一墻之隔的五金店,終于迎來了實質性進展。
原本的隔墻被打通,露出了一個寬敞的門洞。足足五十個平方的空間被清理出來,顯得格外亮堂。
裝修工人進進出出,敲擊聲、電鉆聲、搬運材料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與超市那邊的熱鬧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充滿希望的“創業交響樂”。
劉明達幾乎整天都泡在正在裝修的店里,手里拿著卷尺和設計圖紙,事無巨細地親自盯著。他臉上沾著灰,卻目光炯炯,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
“師傅,這個貨架再往左邊挪五公分,對,就這兒,將來這邊要放重型工具的,承重掛桿一定要給我焊結實了!”
“老王,玻璃柜臺的面兒什么時候能送過來?對,要那種加厚的,下面打上燈帶,擺精密儀器和小零件,得顯檔次!”
“操作間這里,對,就這面墻,給我多預留幾個不同電壓的插座,維修電器用得著!”
他指揮若定,每一個細節都考量到位。那七平米的維修操作間是他的“寶貝”,他特意要求做了隔音處理,工具墻、工作臺、檢測儀器一應俱全,規劃得井井有條。
這是他事業的延伸,更是他手藝和經驗的安放之處。看著粗糙的毛坯房逐漸變成自己想象中的模樣,劉明達覺得,自己的人生仿佛也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店里的活兒忙,家里的“大事”也沒落下。
郊區那棟心心念念、翻新擴建了快一年的農家院,終于徹底完工,通風散味也差不多了,隨時可以入住。
劉明達和妻子一合計,做出了一個決定:把老家的爺爺奶奶接來城里。
電話打回老家,劉明達說得那叫一個“冠冕堂皇”:
“爹,媽!我這邊店要開業了,忙得腳打后腦勺,實在盯不過來裝修,您二老過來幫襯我幾天唄?爹您就幫我坐鎮超市,順帶眼瞅著隔壁那幫裝修工人別偷懶就成!”
“媽,家里新院子弄好了,空蕩蕩的,后院那么大一塊地荒著可惜了,您來幫我們種點小菜?順便也幫我們看看家,新買的電視、冰箱,還有那一屋子新家具,沒個人看著,我們不放心!”
爺爺奶奶在電話那頭聽得直樂。老爺子笑罵:“你個臭小子,是想讓我們去給你當免費長工吧?”話是這么說,語氣里卻滿是欣慰。
老太太則惦記著孫女:“曉藝快放寒假了吧?等曉藝回來,咱們一家子就能在新房子里團聚了!”
就這樣,爺爺奶奶被“連哄帶騙”地接到了城里。一開始,二老還惦記著老家的雞鴨和那幾分菜地,有些放不下。
可一到地方,就被兒子兒媳的安排弄得心里暖烘烘的。
劉明達根本沒讓二老去擠宿舍區三樓那間老房子的臨時住處,直接就把他們接到了嶄新的農家院里。
一進院門,青磚鋪地,窗明幾凈,寬敞的堂屋(客廳)里,擺著一套看著就柔軟舒適的布藝沙發,旁邊還放著一張老榆木做的搖椅,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老爺子一眼就相中了那張搖椅。
“爸,媽,你看這電視,大不大?說是液晶的,清楚著呢!以后您二老就在這兒看新聞,看戲曲頻道!”
劉明達得意地指著墻上掛著的50寸大彩電。“這幾天亞運會我們家曉藝都上電視了,你們也看看呀!”
老太太嘖嘖稱奇:“哎喲,這比咱老家那黑白電視強到天上去了!囡囡真棒呀!”
劉媽媽笑著拉開西門子雙開門冰箱,里面塞滿了各種水果、牛奶、魚肉:“媽,你看,這冰箱夠大吧?以后想吃什么喝什么,隨時拿,別省著!”
最讓二老驚喜的是,每個臥室都安裝了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