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面,她主動收拾了碗筷,正準備幫媽媽干活,卻被塞了五塊錢和一個空醋瓶:“去鎮上買瓶醋回來,要陳醋,不要白醋。順便遛個彎活動活動。”
劉曉藝笑著接過錢和瓶子。奶奶家有一輛老式的二八自行車,她推出來試了試,車況還不錯,就是坐墊有些硬。
騎上自行車,穿行在熟悉的鄉間小路上,劉曉藝才真切感受到小鎮的變化。
幾年前還是泥濘的土路,現在都鋪成了水泥路;路兩旁原本雜草叢生的空地,現在蓋起了一排排整齊的磚房。
最明顯的是,路邊的店鋪多了不少。以前只有零星幾家雜貨鋪,現在卻琳瑯滿目:小吃店、服裝店、理發店、五金店...甚至還有一家新開的游戲廳,里面傳來“拳皇97”的打斗聲。
劉曉藝記得媽媽說過,這兩年政策放寬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小生意。
鎮上還專門劃出了一塊地方作為集市,每逢農歷三六九開市,熱鬧得很。
她先到雜貨店買了醋,然后推著自行車在鎮上慢慢逛著。最引人注目的是街角那家新開的書報亭——綠色的鐵皮屋子,四面都是玻璃窗,里面掛滿了各式報刊雜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書報亭前圍了不少人,生意似乎很好。劉曉藝好奇地湊過去,發現這里不只是賣書報那么簡單。
亭子側面掛著一個小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各種彩票號碼和賽馬信息;窗口處貼著“代售獎券”的紅紙;柜臺里除了報刊,還擺著汽水、雪糕和香煙。
“老板,來份《參考消息》,再加一注彩票,就按上期的號碼打。”一個中年男子說道。
“好嘞!”書報亭老板熟練地操作著,“要冰汽水嗎?今天新進的北冰洋。”
“來一瓶!”
劉曉藝站在一旁觀察了一會兒,發現這個書報亭真是把90年代后期的市場營銷玩明白了:主業賣書報,副業賣彩票獎券,兼營冷飲零食,甚至還提供代客寄信的服務。
小小的亭子,竟然融合了這么多功能。
“小姑娘,要買什么嗎?”老板忙完一陣,注意到她。
劉曉藝想了想:“有《大學生》雜志嗎?”
“有!剛到的。”老板從架子上取下一本遞給她,“三塊五。”
付錢的時候,劉曉藝忍不住問:“老板,您這生意真不錯啊,這么多花樣。”
老板一邊找零一邊笑呵呵地說:“沒辦法,現在競爭大,不多搞點花樣怎么行?光是賣書報賺不了幾個錢,加上彩票獎券就好多了。夏天賣冷飲,冬天準備賣熱飲呢!”
抱著雜志和醋,劉曉藝推著自行車往回走。
路上她看到不少類似的創新:小吃店兼賣煙酒,理發店提供按摩服務,就連裁縫店都掛出了“代客縫補”的牌子。
市場經濟的大潮已經涌入了這個江南小鎮,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
回到奶奶家,媽媽正在院子里殺魚,看到她回來,笑道:“遛個彎去了這么久,醋買到了嗎?”
“買到了,”劉曉藝舉起醋瓶,“還買了本雜志。”
“就知道你愛看書,”媽媽搖搖頭,“快過來幫忙摘菜,一會兒你爸該回來了。”
劉曉藝應了聲,搬個小凳子坐在媽媽身邊,一邊摘菜一邊想著心事。
小鎮在變,北京在變,波士頓在變,他們每個人也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她想起昨晚和洛錦川的通話,想起那個關于未來的約定。也許前路還會有很多變數,但只要他們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總有一天會在燦爛的未來相遇。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