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藝在心中快速計算著時間。她原本的目標院校是波士頓大學或者紐約大學,文化成績離哥大還有一段距離。
但如果洛錦川確定要去哥大...
“哥大附近有什么好的學校嗎?”她裝作隨意地問。洛錦川想了想:“有很多啊,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師范學院、福特漢姆大學都在附近。怎么了?”
“沒什么,就是好奇。”劉曉藝輕聲說,手中的筆已經在筆記本上“哥大”兩個字周圍畫了個圈,并標注了時間節點。
又聊了一會兒,洛錦川的聲音漸漸染上倦意。
劉曉藝柔聲勸他休息:“快睡吧,生病要多休息。記得明天如果還發燒一定要看醫生。”
“知道了...”他的聲音越來越小,“曉藝,謝謝你...有你真好...”
電話那端傳來均勻的呼吸聲,他似乎是握著手機睡著了。劉曉藝聽著那熟悉的呼吸聲,久久舍不得掛斷。
夜深了,老掛鐘敲響了十二下。劉曉藝輕輕放下手機,重新躺回老木床上。
木頭的清香包裹著她,而她的思緒卻飛越重洋,牽掛著一個生病的人。
她為洛錦川得到賞識而高興,也為可能要延長分別的時間而惆悵。
但更多的是堅定——既然他選擇了更遠的天空,那她就要努力飛得更高,直到能夠與他并肩翱翔。
在筆記本的那一頁上,“哥大”兩個字被精心地圈起來,旁邊細細標注著時間規劃和申請要求。劉曉藝的唇角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挑戰的光芒。
距離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沒有共同飛翔的勇氣和目標。而現在,他們都有了。
電話那頭的呼吸聲逐漸均勻綿長,洛錦川似乎真的握著手機睡著了。
劉曉藝聽著那熟悉的呼吸節奏,仿佛能透過電波感受到他身體的微微起伏,竟也生出幾分睡意來。
她舍不得掛斷電話,就將手機輕輕放在枕邊,任由跨國話費無聲流逝,仿佛這樣就能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
朦朧中,她仿佛看到了一片燦爛的未來圖景:洛錦川在哥大的圖書館里專注研究,而她則在紐約某所大學的校園里忙碌;
周末時,他們會在中央公園散步,或者去逛大都會博物館;也許還會租一間小公寓,她會在廚房嘗試做他愛吃的菜,而他則在一旁用流利的英語打著學術電話...
這些畫面如此鮮活,讓她的唇角在睡夢中也不自覺地上揚。老木床的“吱呀”聲仿佛變成了紐約地鐵的轟鳴,窗外的蟲鳴也化作曼哈頓的喧囂。
兩個年輕人,一個在波士頓的公寓里沉沉睡去,一個在江南小鎮的老屋中進入夢鄉,卻在同一個美好的夢境中相遇。
劉曉藝這一覺睡得格外香甜,直到上午九點多才被院子里傳來的說笑聲喚醒。
陽光已經透過雕花木窗灑滿了半個房間,空氣中飄來陣陣飯菜的香氣。
她伸了個懶腰,發現手機不知何時已經自動關機了——想必是電量耗盡。想起昨晚的通話,她的心里甜甜的,卻又擔心洛錦川的病情。
走出房間,只見媽媽系著圍裙正在廚房里忙碌,奶奶在一旁打著下手。
灶臺上擺滿了各式半成品:炸好的肉丸、腌制的魚、焯過水的蔬菜...
“曉藝醒啦?”奶奶最先發現她,笑瞇瞇地說,“睡得好嗎?”
“太陽都曬屁股了!”媽媽回頭看她一眼,手上切菜的動作不停,“快去洗漱,鍋里給你留著面條呢。”
劉曉藝乖巧地應了聲。
洗漱完畢,媽媽果然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面。細白的面條上臥著一個金黃的煎蛋,幾片火腿腸點綴其間,還有幾根翠綠的小青菜,看著就讓人食欲大動。
“快吃吧,就知道你起得晚,特意給你留的。”媽媽說著,又轉身去忙了。
劉曉藝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享受著這碗充滿愛意的面條。熱湯下肚,整個人都暖和起來,昨晚的疲憊一掃而空。